佛耳草别称

  佛耳草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是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鼠麴草属的植物,植株的茎叶可入药,既可内服也可以外用。

  佛耳草又叫鼠麴草、田艾、鼠曲草、鼠耳草、菠菠草等,因为这种植物在清明期间十分常见,可以用其来制作美食,所以又叫做“清明菜”。

佛耳草长什么样子

  佛耳草的茎干直立,高度在10-40厘米左右,卵状匙形的叶片互生,头状花序较多,花朵颜色多为黄色,瘦果呈倒卵形,花期在每年的1-4月份。

佛耳草生长在什么地方

  佛耳草在中国、日本、朝鲜、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均有分布,我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的各个省份,多生长在低海拔的草地之上。

佛耳草功效和作用

  佛耳草这种植物的全草均可入药,在春季开花时进行采收,去除杂质后晒干,有着化痰止咳、祛风除湿等功效,但有可能会出现恶心、胃痛、胃部不适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