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

“香芋经济效益高,亩产3.5至4吨。比种植时令蔬菜,每亩能多1000多元。”刘军告诉记者,香芋可直接食用,也可以深加工制成芋粉,可储藏1年左右,很有市场。

之所以种植香芋,刘军是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的。

我区销售的香芋大都来自外地,售价较高。“如果本地发展香芋,运输成本必然减少,市民自然愿意购买。”

那为什么要套种?

“土地可不能闲着,要不收入肯定跟不上。”刘军表示,13亩香芋地采用套种的形式,一方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扩大增收途径。为了保证产量,刘军采用间种的方法,每隔一米栽种一行香芋。

可是,香芋的收割期在10月至12月,如果不发展林间种植,香芋收割前,投入和产出会失衡。刘军的种植场共有70亩,租金每亩800元,每人每天的人工成本在50至60元之间,一年下来,仅管理成本就数以万计。

“不创新,不发展,肯定要做死。”经多方打听,他了解到,香菜(又名芫荽)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种,生长快,市场售价每公斤10元以上,经济效益高。此外,它生存能力强,能耐-1℃至2℃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易于管理。于是,这才有了林下套种香菜的想法。

“一亩地两份收入,肯定收入增加……”刘军说。这时,工人们有事找他,他卷起裤管,小跑着奔往田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