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雷竹笋种植技术

南方雷竹笋种植技术 

1 生物学特性与生育季节

雷竹是常绿浅根性植物,对水热要求为:年平均气温15~22℃,极限低温为-20℃,年降雨量在1100mm以上。土层深厚,pH值4.5~7,透气保水性能良好的乌砂土、沙质壤土为最适宜。在山区最好选择在海拔250m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的东南坡、南坡,以5~15度的低丘缓坡为好。
雷竹笋一般在3月初开始出笋,4月底结束,5月新竹生长,抽枝展叶,6月开始地下草鞭生长,8月开始笋芽分化,8~11月有部分秋笋出土,以1年为周期,年年出笋。

南方雷竹笋种植技术

2 覆盖种植要点

雷竹笋采用地面覆盖技术,可增加地温5~8℃,达到早出笋的目的,春节前后上市卖到最高价,一般在12月上中旬进行覆盖。

①覆盖物 一般采用竹叶、谷壳、稻草、麦秆、锯木屑、有机肥等,以竹叶保温、增温效果最好,谷壳次之,稻草等材料相对较差。但在生产实践中谷壳、稻草资源丰富,因而应用较多,可提早30~45天出笋。

②覆盖厚度 一般以覆盖物厚30cm左右为宜,要求覆盖后地表温度达到10℃以上。

③覆盖方法 可用双层覆盖法,即下层用切短的稻草、厩肥等覆盖,增温作发热层,厚15~20cm,上层覆盖谷壳保温、透气为保温层,厚10~15cm。

④覆盖期管理 覆盖前先将竹林地削平,再每667平方米对水施尿素60kg或人粪尿1000kg浇泼湿润。按上法分两层覆盖,盖后如遇久晴不雨,土壤干燥,应泼浇1~2次水,以提高土壤湿度促进发酵。挖笋过半后,先撤掉部分覆盖物,以降低土壤温度和湿度,控制延迟竹笋出土,便于母竹的留养,挖笋结束后,气温逐渐回升,分2次撤掉覆盖物。   

以上就是南方雷竹笋种植技术的介绍了,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