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

入夏后,美味愈发多了,如果让小记推荐时下该吃的好菜,首推茭白。

住在智格小区的张婆婆,以前是种茭白的,说到挑茭白,最重要的是要选择肉色洁白的。因为当茭白生长条件不良或采收过迟时,茭白肉就会布着黑点;有的茭白买回去剥开,肉“发青”,这就是采收过迟了,茭白花茎生长过大,叶梢被撑开,在太阳光照射下,出现了叶绿素,是茭白变老的表现。

白色的茭白,一是嫩,二是微微带甜。这些还带着水珠的新鲜茭白,大多外表包着一层青翠的绿叶。撕去嫩叶,雪白粉嫩,胖嘟嘟的茭白就呈现在面前,一股草木清香直往鼻孔里钻。咬在嘴里,甜滋滋、脆生生的,食之满口生津。

在下沙农贸市场,一个蔬菜摊的老板娘向记者介绍,现在大量上市的本地茭白,零售价在7元/斤。“眼下正是茭白快下市的时候,价格肯定是最低了,虽说口感比大量上市时稍微差了一点,但仍旧算得上鲜美清新。”

虽说茭白好吃,但也娇贵得很,张婆婆告诉记者,首先茭白不能受风吹,否则会发青、变黄;不能受热,受热会使水分蒸发过多而发黑和空心。说白了,买回家就得趁新鲜吃,一步都慢不得。

茭白的“生辰八字”大有讲究。一般来讲,现在下沙市场上卖的茭白分单季茭白和双季茭白两种。双季茭白,一年两生,每年5月到6月、10月到11月,都有新鲜上市。而单季茭白,一年一生,每年只有9月份才吃得着。浙江省内,余杭种的是双季茭白,下沙菜场里现在开卖的就是;而桐庐、诸暨种的是单季茭白。

茭白的成长经历也颇为有趣,果壳网的一段话说:“《舌尖上的中国》提到的茭白,虽说是一大美食,其实是一种奇葩的食物。简单地说,茭白就是菰米被真菌感染后膨大的茎部。这种疾病让菰米不育,但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早在古代,人们主要采食菰的籽粒,作为粮食作物栽培,后来“菰”受到黑粉菌的寄生,不再开花结果,反倒长出了肥嫩的茎,吃起来肥嫩似笋,由此便成了一道家常水生蔬菜,也就是现在的茭白。

茭白

说了那么多,其实是想告诉下沙的各位,如今本地茭白临近下市了,不妨试试下列茭白的烧法,趁着还有些许光景,享享口福。

一是家炒茭白。选嫩茭白四根切片,青大蒜几根,用杆将其拍扁,并用刀切片,把猪肉切片入热锅熬炒至金黄色,放入大蒜炒香再倒入茭白片翻炒3分钟,倒入老酒适量,盐适量炒匀出锅。这样做操作简单,家常味浓,茭白的香味和大蒜的香味充分融合,口感绵韧带脆,后味的那点肉香更是让人难忘。

二是清汤茭白。选嫩茭白四五根,切成筷子般粗的条,再将嫩姜切丝入锅放水烧开,放入盐调至适口的味道,投入茭白条小火烧熟出锅装汤盘。这么一来,茭白口感脆糯,原味尽出,淡淡的嫩姜味沁人心鼻,可做餐前第一道汤菜,既符合科学养生饮食观念,又可品尝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