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

再过4、5天,这一季的青梅就算接近尾声了。福建诏安的“新农人”徐泽怀与妻子总算可以歇一歇。

“今年降雨较少,往年热销的高山白粉梅产量下降,我们今年主推精选的高规格深山青竹梅。”提起老家漫山遍野的青梅果,29岁的徐泽怀打开了话匣子。谁也没想到,眼前这个一身农民装扮的小伙子,三年前还是一名都市白领。

2011年,徐泽怀在厦门进出口公司担任美工设计师,业余时间经营销售老家诏安青梅的网店,主要代理诏安当地青梅企业的产品进行网络营销。

接二连三的订货单以及顾客的咨询反馈,让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心态的徐泽怀惊喜不已。2012年,徐泽怀辞掉从事5年之久的设计师工作,全心投入网店的经营管理。

“网店刚上线那会儿主要是做梅饼、蜜饯等青梅制品批发,因为不是自主产品,赚头不大,但当时每个月的纯利润也能上千元。”徐泽怀说,更令他意外的是有很多省外的顾客想购买新鲜青梅果。

福建诏安是“中国青梅之乡”,与其他地区相比,诏安青梅鲜果梅香浓、酸度适中,更符合大众口味,但因为不易保存、运输等特点,当地青梅果采摘后就直接进入取蒂、清洗、腌制等初加工程序,一般较少利用网络平台销售新鲜青果。

为了扩大青梅的销售渠道,徐泽怀决定从包装着手。经过尝试摸索,徐泽怀按照5公斤一箱的标准定制统一规格的纸箱和配套的泡沫箱,采用真空包装,并在包裹里配送足量的冰袋。这样既提高快递包裹在运输过程中的抗压、抗震性,而且能够延长青果的保鲜期。

然而,徐泽怀并不满足代理经销商的角色,他希望打响“绿色”的招牌,种植、销售无农药的环保健康梅。

为此,徐泽怀带着妻子回到老家——诏安太平镇走马村,当起了扎根田间地头的“新农人”,在自家年产2万斤的梅林里大刀阔斧地搞“变革”。

他利用废弃的菜叶果皮发酵制成天然酵素,充当梅树的有机肥料,严格把控青梅结果过程,做到不施农药、化肥。

青梅采摘季期间,徐泽怀坚持每颗青梅果都由人工亲手采摘、分拣,保证青果的质量和品相。此外,他还用向日本朋友学习的方法自制研发青梅酒、青梅醋、青梅膏等特色产品。

如今,经过4年多的潜心经营,徐泽怀的网店早已步入正轨,店里的青梅果按照品质定价,价格处在每斤6元到15元区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络绎不绝,仅今年青梅季就采摘了4000多斤鲜果以供销售。

不过,由于包装成本和人工成本偏高,销售青梅的利润空间仍十分有限。对此,徐泽怀表示,下一阶段他将依托刚注册的硒香梅农民专业合作社,召集村里的青梅种植户利用网络渠道扩大销路,把绿色有机的青梅鲜果推向终端市场。

青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