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

今年年初,宁国市梅林镇阳山村上杆村民组梅先良,自筹资金创办宁国市老鸦山娃娃鱼养殖场。此前,他专门赴湖南张家界学习半年时间,学成归来后,在张家界有关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建设自己的养殖场,并引进100只种鲵,尝试开展大鲵驯养繁殖(正在办证中)。

截止目前,该养殖场已累计投入资金40余万元,养殖情况良好,下一步扩大规模和饲料鱼配套养殖正在规划实施中。

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有很强的耐饥本领,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我国是大鲵的原产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量出口换汇,加之生态环境破坏,致使大鲵的数量急剧下降,许多地方的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资源,我国已于1988年将大鲵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大鲵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大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着疗效。其皮肤分泌物具有止血的效果,同时,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并具有提高智力、美容养颜、补血行气、滋阴补肾、防止心血管疾病、防癌抗癌等功效,对治疗、贫血、霍乱、痢疾、癫痫、血经等病症有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