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的概念与茶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说,一切由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成果都是文化,如中国的琴棋书画是文化,而传统的农具水车和吃饭的筷子也是文化。狭义而言,文化则专指哲学体系、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艺作品等观念形态的文明成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设置等,如中国的《老子》、《论语》,西方的《物种起源》,以及作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诗经》、维纳斯雕像、《伊利亚特》、《仲夏夜之梦》油画《蒙娜丽莎》等。

按照钱穆的说法,文化正是以其内在的精神性而区别于外在的物质文明的,而文化精神的个性则取决于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由江河平原地域特色造成的中国农耕文化的个性是静定的、和平的,与商业文明的流动性和征伐性形成对照。这样的一种文化精神,正可以传统的茶文化作为代表。所谓茶文化,就是与茶叶的种植、加工、冲饮,以及相关的观念、习俗、行为方式有关的生活方式的积累和延续的成果。它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文明,因为其物质生产技术、生理功效和经济贸易价值都是一种文明累积形式,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因为这样的一种文明不仅仅是物质的,其中更浸透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即那种内敛的、静定的、平和而中庸的实用理性和乐观态度。因此,茶文化属于一种“中介文化”,它以物质为载体,其中渗透着浓郁的精神内涵,因此是物质成果与精神意蕴融汇一体的文化。

二、何谓审美?美有怎样的特征?

所谓审美,就是投入一种与对事物直观形象的感受、欣赏和创造有关的活动,并直觉地从对象的形式上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某种意味的领悟,这就是审美活动与非审美的认识、实践活动的区别之所在。

例如,当一个人面对山坡上一棵松树的时候,会发生怎样的情形?也许他是一个植物学家,可能就会对这棵松树的形态和生长环境产生研究的兴趣,想弄清楚为何这棵松树在这个地方会长成这个样子;如果他是一个生意人,也许就会对这棵松树是否有用做出估量,计算它有无经济价值;而对一个旅游赏景的人来说,则这棵松树对他来说无非就是这棵松树的形象本身,它的枝干的苍老的色泽和遒劲的姿态,以及它的针叶的苍翠欲滴。他从这棵松树的形象本身直观地感受到它的勃勃生机和顽强坚韧,好像它就是自己人格理想的象征,他就是这棵松树,这棵松树就是他,体验到一种身心的愉快和精神境界的表达,于是感到由衷的美。因此,面对同一个对象,人们往往有三种态度和目的其一是认识态度,他只是想知道这是什么,目的是获得有关对象的知识(抽象的认识关系);其二是功利态度,他只是想知道这有什么用,目的是获得有关对

象的实用价值(实际的功利);其三,就是审美态度,他只关注对象呈现出来的形象本身,目的是获得美感愉悦(感性具体的审美关系)

可见,人以何种态度对待事物,事物即以何种属性呈现在人面前。当我们以感性直观的方式和超功利的态度来对待对象,并且只关注对象的形式及其美与不美,而无意于去关注对象的概念性本质和实用用途时,我们所进行的活动就是审美活动,而不是科学认识活动或实用功利活动,这时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就是纯粹的审美关系,而不是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追求实际效益的活动,我们所得到的也就是审美感受,而不是科学知识或实用价值。因此,审美活动有三种属性:其一是感性直觉性(形象),其二是超现实功利性,其三是情感表现性。当我们以感性直觉的方式对待事物,并且就从对象的形象本身体验到快感,而抛弃了对事物实际功利性的考虑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在进行审美活动。

在我们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我们所关注的对象就是审美对象,这个给我们带来审美快感的对象就是美。因此,美的特征与审美活动的特征密不可分美就是具有感性直觉性、超现实功利性和情感表现性的事物,如呈现在人们审美的眼中的鲜花、少女和骏马,等等。

三、茶文化的审美意蕴

茶文化充满了生动的形象、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而相比之下,酒文化和饮食文化就没有持久而稳定的文化形象,缺乏富有深厚意蕴的情感和表现出那么强的超脱与自由的意味,也无法离开具体实在的酒和菜肴及其实在的消费活动而存在,因此它们主要是一种物质消费活动,文化意味较弱;而茶文化则可以离开具体的茶的产品和消费活动而存在,茶文化的文化意蕴要浓厚得多,因此是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活动。

其一,以饮茶及其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为核心的茶文化,具有丰富的感性形象性,从形状、颜色各异的茶叶,到晶莹剔透的茶汤,到造型优雅、饱含韵味的茶具,到各具风情、充满人文意蕴的茶馆,到亲身体验的饮茶、艺茶,到处呈现出生动多样的形象性,令人直观地感受到茶文化的美妙。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茶叶,在其独特的造型中就包含着生动的历史故事。再如茶具中的越窑茶碗和紫砂茶壶,由于有文人的推荐和参与,因此其韵味便不同凡响。

其二,以饮茶及其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为核心的茶文化,具有浓郁的情感意味,在多姿多彩的茶俗、茶礼活动中,包含着深深的人际沟通与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比如唐朝的“清明宴”,就是为了“先荐宗庙,后赐群臣”,以便国富民安,天下太平。清代康熙则摆过规模巨大的“千叟宴”,以此作为国礼,沟通君臣、官民感情。而中国民间的茶俗更是丰富多彩,如婚嫁聘礼中的“下茶”礼,丧葬仪式中的茶供(在官为祭品,在民乃禁忌之仪:防迷魂汤),都表达了某种美好的祝愿和深厚的感情。

其三,以饮茶及其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为核心的茶文化,作为一种融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在一种感性具体的体验中给人以超脱现实俗务与竞争压力的自由解放的感觉。而美与美感的最根本的品质就是一种无所挂碍的自由感。比如过去中国的许多老茶馆,就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这种暂时摆脱俗务,给人以清闲自在的感觉,而令人流连忘返并名留青史的。

像北京的“大茶馆”、“清茶馆”、“野茶馆”有戏曲演岀白“茶楼、茶园”;广州的“早茶”,“一盅二件”上茶楼称“叹茶”;像扬州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老上海小市民的“孵茶馆”;四川人更是喜欢在茶馆里“摆龙门阵”,所谓“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现代的各种时尚休闲茶馆,也由于继了传统老茶馆的特性而受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