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的生物学特性

1板栗的生物学特性

1.1板栗的形态特征

板栗属壳斗科,落叶乔木。树皮粗糙而直裂,小枝着生短毛。

1.2板栗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

板栗对各种类型气候的适应性均较强,在年均温8~22℃,绝对最高温35~39℃,绝对最低温-25℃,年降雨量500~1500mm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但在年均温10~14℃,年降雨量600~1400mm的地方生长最好。板栗对光照要求较高,光照不足会使其树冠内部小枝衰老枯死,枝条迅速外移,严重影响产量。

板栗实生苗在栽植后,开始地上部分生长较慢,地下部分生长较快,随后地上部分生长加快。一般6~7年开始开花结果,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嫁接苗栽植后4~5年即可开花结果。

2板栗的栽培技术

2.1采种

优良品种是实现板栗高产栽培的关键。在实现良种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栽。母树应选则稳产、丰产、品质好、结果早、生长健壮、盛果期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当栗果完全成熟后,刺苞开裂,果实自然脱落,将从地面拣拾的栗果进行粒选后,马上混砂贮藏。

2.2育苗

由于对板栗以压条和扦插的方式进行育苗成活率低,所以生产上一般以播种和嫁接2种方法为主。

板栗喜光,应将圃地建在海拔高度500m,背风向阳,坡度25°以下的低山丘陵岗地或河滩地,保证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深度达50cm,地下水位为1m,pH值为5.5~6.8,土质为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砾质壤土。

板栗播种时间,分春播与秋播,以春播为最普遍。于4月上旬用沙藏好的种子采用大田式或苗床式开沟条播,行距(15~20)cm×(25~30)cm,沟深5~10cm,覆土3~5cm,将种子平放沟内,每亩播种量125~150kg。秋播可适当加厚,土面上盖草,以防鼠害。苗圃管理与一般阔叶树种相同。

板栗良种的繁殖采用嫁接方式,利用实生或野生的砧木进行嫁接的无性繁殖现已作为栗树的主要繁殖方式得以逐渐普及。以本砧最为普遍,也有用野生种类的,我国北方多用2~3年生板栗实生苗作砧木,南方多用同属的野板栗。接穗应在生长健壮、结果多、品质好的成年优良单株上剪取生长健壮的结果枝或发育枝,也可适当利用生长充实的徒长枝的中、下部分。枝接一般当砧木的芽开始萌动,树皮易剥开的时候进行。目前,栗树嫁接一般采用切接、插皮接、腹接、而芽接应用极少。接后要做好立防风支柱、除萌、摘心及除草、加强施肥、接口松绑、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板栗冬、春均可造林。选根系完整的2~3年生苗,栽前挖大穴,客土,施基肥。栽后灌水,水渗干后培成土堆,以防风摇。造林密度,干果林的株行距为6m×6m;材果兼用林行距为4m×5m或2m×3m;用材林株行距为2m×2m或2m×3m。板栗为异花授粉树种。栽植时应注意配置授粉品种。一般主栽品种4~8行,配置1行授粉树。若花期遇上梅雨天气,则应行人工辅助授粉,以补救自花授粉的不足。

3板栗的抚育管理技术

3.1间种作物

栗林间种作物,即可以耕代抚,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增加粮食收入,以矮养长,实现栗粮双丰收。间种的农作物最好是花生、绿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成林冠幅扩大后,可种绿肥植物。

3.2土壤管理

实践证明,栗园深翻,下层土壤的理化性状明显改善,保肥、保水能力加强,加深了活土层厚度,根系分布深度加厚。湖南各地的栗果采收后进行1次全面翻地,其深度为15~20cm。江苏宜光等地,在生草季节结合翻土压青;华北栗子产区人们在栗树下刨“树盘”,第1次在晚秋或早春,刨15~20cm深,范围与树冠大小相等,宜早不宜迟。第2次在8月“处暑”到“白露”间,深12~16cm,切断表土层须根,促使根系向深层发展。相关试验表明,对深翻扩穴栗树树冠边缘100cm×100cm土壤剖面观察,深翻栗树根系较未深翻栗树增加34条,小于2mm的吸收根增加32条。

3.3施肥与灌溉

要使栗树丰产、稳产,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工作,通常一年施肥3次。底肥在冬季清园挖园施入,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地施加化肥。3~4月,施第2次肥。一般每株施入腐熟人畜粪5~10kg,尿素0.3~0.5kg。7~8月,为促进果实膨大,每株施入复合肥0.5~1kg,腐熟有机粪肥40~50kg。肥料施于树冠边缘周围之处,冬季施有机肥采用环状沟施,春夏用化肥作追肥,宜放射状施或穴施,肥料施好之后要及时灌水。旱季,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灌溉。

3.4整形修枝

板栗是喜光树种,光照对板栗的花芽分化、叶片发育、坐果、果实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板栗树形的修剪至关重要,板栗树冠形状通常采用自然半圆形,定干高度为70~100cm,主枝5~6个,2~3层,第1层2-3个,第2层1~2个,第3层1个,每主枝上保留侧枝2~3个,层间距1~1.5m,层内主枝间距50cm,第1侧枝距离主干60cm,侧枝上下交错,避免对生。整形工作约7~8年即可完成。

以后的修剪,通常采用“清膛修剪”,或只疏除密生枝、纤弱枝、病害枝和枯枝,其他枝条一般不修剪。

3.5病虫害防治

危害板栗的常见病害有板栗芽枯病、白粉病、炭疽病、栗锈病、栗疫病等,虫害有栗实象鼻虫、栗大蚜、天牛、各种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选用经审定的抗病虫品种,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控制用药量,以生物防治为主,减少环境污染。以白粉病和蛴螬类害虫为例,白粉病发生后应当及时剪除病枝并烧毁,并用石硫合剂和硫磺粉进行喷洒;对蛴螬类害虫应当以预防为主,冬季对圃地进行深耕,若发现即刻灭除,并提早播种,使板栗苗提前木质化,若虫害严重时可适量使用杀虫剂。

3.6树体防冻

海拔800m的地方,防冻措施主要采用树干涂白法;海拔800~1500m的地方,主要采用果树行间盖草或用草绳缠绕树干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果园灌水处理,保持土壤墒情,以利提高树体抗寒能力,使之安全越冬。

4板栗的采收和贮藏

我国板栗早熟的品种约为8月中、下旬成熟,最晚熟的要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才成熟。大部分品种在10月成熟。必须待栗苞由青色变为黄褐色,并有30%~40%的栗苞顶端呈十字形微裂,栗果呈棕褐色,此时采收最佳,否则坚果未成熟,组织鲜嫩,含水量高,不利于贮藏。

采收的方法,有拾栗子法和打栗法2种,实生繁殖产区采用前者,大部分产区采用后者,前者有费工和采收期长的缺点,后者易伤树冠枝条,影响来年结果。采收的果实置于阴处堆沤数天,待大部分球苞开裂后取出栗实分级、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