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

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林业局联合调研组

榆林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全国五大集中连片红枣产区之一,是中国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全市红枣正常年景产量40万吨,产值20亿元,近年受气候、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红枣品质、产量连年下降,枣农收入锐减、信心受挫,红枣产业发展走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近期,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市发展研究中心和市林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佳县、吴堡、清涧三个红枣主产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红枣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栽培发展历史悠久。榆林有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佳县泥河沟千年枣园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多年来,枣树与榆林沿黄土石山区人民结下了难分难解的情谊,被誉为“铁杆庄稼”“救命树”。1995年,清涧县被列为全国100个特产县之一,并被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2001年,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名乡”。

2.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榆林红枣产区涉及9个县区、100个乡镇、2470个行政村,枣农人口约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8%,其中佳县、吴堡、清涧三县属于红枣优生区,也是主产区。目前,全市红枣种植面积170万亩(挂果面积135万亩),占到全国的10%和陕西的75%,枣农人均枣树2亩多。从清涧至府谷的黄河沿岸,形成了一条南北长347.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红枣林带。

3.经济生态效益渐显。2011年,清涧和佳县的枣业产值占到本县国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占到全县总税收的40%以上,两县农民人均红枣收入达到3000元。佳县、吴堡、清涧三县50%以上的林木都是枣树,为该区域的生态绿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加工企业逐步成长。全市红枣加工企业100多个、个体加工企业2000多个,季节性从业人数3万多人。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市龙头企业36个,已形成“巨鹰”中国著名品牌和多个陕西省著名商标。

2红枣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原因

(一)自然灾害频发,“靠天吃枣”的现状难以改变。

受气候变化影响,区域降雨和病虫害增加,造成红枣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是我市红枣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

1.近年我市降水总体多于常年平均降水量,呈南多北少分布。以佳县为例,年平均降水量为395mm,2012年、2013年降雨量却高达760mm、492.8mm。而红枣成熟期遇3天以上连阴雨便会裂果,5天以上就会造成严重危害。2014年红枣脆熟期,佳县遭遇连续15天的降雨大雾天气,红枣大面积裂果、霉烂,部分区域出现绝收,枣农损失惨重。

2.气温突降、多风、冰雹、阴雨、沙尘天气等都会造成红枣出现“泡花”“焦花”“霉花”以及坐果脱落等现象,导致红枣大面积减产。

3.连年歉收绝收,枣农积极性下降,不愿为红枣投资,枣树管理简单粗放,导致病虫害十分猖獗,直接影响红枣的产量和质量。2014年,受湿热天气影响,佳县遭遇了30年不遇的虫害,先后出现绿盲蝽等8种害虫,70%左右的枣树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二)管理粗放,红枣品质逐年下滑,枣农积极性低到极点。

1.枣农队伍萎缩。受比较效益影响,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经营枣树的主体呈兼业化和老龄化态势,萎缩严重。清涧县二郎山镇吴家山村有红枣780亩,总人口260人,常住的16人中劳力仅有7人。类似现象在佳县、吴堡、清涧三县都较为普遍。

2.枣园管理粗放。近年来,全市红枣面积扩张较快,但大部分枣林密度稠、树体高、树枝密,加之受旱地枣林较多、劳力外出、分散经营等因素影响,全市红枣多数处于粗放管理状态。特别是青壮劳力的减少,给病虫害联防联治、低产枣园改造带来困难,红枣产业呈现“放任自流、听天由命”的带病发展态势。佳县、吴堡均有近30%的枣园“撂荒”,约70%的枣林属粗放管理。

3.红枣品质下滑。由于粗放管理,特别是滥用化肥,导致枣树抗体减少、病虫害严重,结出的红枣酸味明显、颗粒变小、皮厚肉少,虫枣居多,市场认可度不高,难以卖上好价钱。2014年,佳县朱家坬镇品质好的红枣售价达10元/斤,品质较差的一斤几毛钱都无人问津。

4.红枣产业陷入恶性循环。因为气候、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红枣裂果、霉烂、虫枣多、品质差、产量低、卖不上价,致使枣农生产积极性低,枣农对枣园的投资、管理就难以跟进,红枣的品质和产量很难提高,形成恶性循环。

(三)红枣产业化建设严重滞后。

1.加工业滞后。红枣加工企业多数属于初级加工企业,主要以烤枣为主,附加值不大、效益不高,且多为季节性加工,生产秩序混乱,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个别企业从事枣酒、枣饮料等深加工,但由于产品科技含量还不够高或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经营理念等因素,企业效益不佳。此外,资金缺乏、贷款门槛高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2.品牌战略滞后。红枣品牌整合不力,品牌效应没有形成,如“佳县油枣”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千年枣园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佳县红枣包装品牌及商标注册分散零乱,没有形成合力。由于品牌宣传打造不足、市场开发不力、竞争力不强,导致榆林红枣在全国影响力甚微。

3.服务体系滞后。全市基层技术力量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呈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红枣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红枣没有统一的丰产栽培技术标准,枣农缺乏专业技术培训。红枣经销大多停留在客商上门收购或当地群众自发经营,缺乏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全市没有一个集中的红枣交易大市场,缺少红枣营销企业,产品对外销售仅靠加工企业单打独斗。

(四)新疆枣的冲击不容忽视。

近年来,新疆枣面积迅速扩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榆林红枣品质下降、产量减少,部分枣农甚至赴疆承包枣园,大批红枣加工企业改为加工销售新疆枣。吴堡明珠枣业公司负责人讲,加工本地枣一斤利润几毛钱,更主要的是缺乏枣源,而新疆枣货源充足,一斤利润也能达到2—3元。在新疆枣的强烈冲击下,榆林红枣显得弱不禁风、摇摇欲坠。

(五)市级层面的重视亟待加强。

近三年来,全市红枣产业发展岌岌可危,沿黄枣区农民收入锐减、生活困难,可以说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最穷的农民,遇到了最困难的产业。市上在统筹运作、想方设法挽救红枣产业方面做得还不够,主要依靠各红枣主产县区单打独斗,而红枣产业目前的问题又是靠县区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2015年,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台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榆发〔2015〕7号)里面提出,要在佳县、清涧、吴堡三县重点实施“红枣产业抢救工程”,但并未有具体实施意见,没有具体项目和资金支持。

3深刻认识扶持沿黄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调研组认为,今后五年榆林红枣产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近年扩张的非优生区的红枣,一些品种严重老化和劳力严重缺乏、枣农信心严重不足区域的枣树将会被逐渐淘汰,全市红枣面积预计将萎缩至100万亩左右。同时,今后五年榆林红枣产业将进入全面提升期。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经营枣树的主体会有变化;红枣主产县对红枣产业的发展愈发重视,千方百计寻求破解困境的“良方”;市上对佳县、吴堡、清涧实施红枣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随着人们对红枣认识的逐步加深,榆林红枣富含各种维生素、在中医药学上的实用价值等新疆枣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会变成新的竞争力;红枣产业在淘汰一批的同时必将改造一批、提升一批。

面临今后五年红枣产业的深度调整期、全面提升期,市委、市政府应该站在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加大扶持,全力以赴,重点针对佳县、吴堡、清涧三县,实质性实施“红枣产业抢救工程”,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红枣产业发展“五个转变”:大面积盲目扩张向小面积精品示范转变、粗放型生产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管理转变、单一追求产量向提质增效转变、传统销售模式向现代营销方式转变、县区“单打独斗”向全市“抱团发展”转变,让红枣产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持续壮大,达到全市红枣百万亩精品、年产量35万吨、产值25亿元以上的目标,让红枣真正成为沿黄土石山区农民致富的“金蛋蛋”“钱串串”,让红枣产业成为榆林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4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出台政策,扶持红枣产业走出困境。

1.资金方面:建议尽快出台“红枣产业抢救工程”实施意见,市财政设立“红枣产业抢救专项资金”,先执行五年,严格监管,用于抢救红枣产业。建议将目前红枣低产园改造面积由现在的每年10万亩增加到15万亩,实施时间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2.人员机构方面:成立榆林市红枣产业抢救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统筹协调解决当前红枣产业遇到的问题,佳县、吴堡、清涧三县及部分红枣主产乡镇均成立相对应的机构;在榆林学院或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红枣产业发展有关专业,定向招收培养技术人才;吸收各地红枣优秀技术人才,组建一支市级红枣科研队伍,加强对红枣虫害、裂果等病症的研究,打造几个市级红枣科技攻关示范村。

3.考核激励方面:建议市上把佳县、吴堡、清涧三县红枣产业发展作为县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把勇于改革创新、对红枣产业发展贡献明显作为以上三县县乡两级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4.政策性保险方面:建议市政府出面和省金融办及有关保险公司协调对接,加大红枣政策性保险力度和范围,力争每年新增3万亩枣林纳入保险范围,让枣农享受更多政策保障,减少灾年损失。

(二)突出重点,促进红枣产业提质增效。

1.突出发展优生区红枣。全市红枣不宜再进行量的扩张,要更加注重质的提升。突出发展佳县、吴堡、清涧三县沿黄10公里范围内的优生区木枣、油枣等乡土优良品种和骏枣、赞皇大枣等干制品种。

2.注重发展有机红枣。制定全市有机红枣标准化生产编程,引导枣农严格按照有机程序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红枣,打造全国有机红枣生产基地。

3.强化示范带动。充分利用“红枣产业抢救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借鉴学习渭南大荔县政府出资建设枣园基础设施的方法,免费发放防虫药具以及有机肥。选择一些自然禀赋优越的产枣大村或者专业合作社,精心打造一批效益明显的红枣村、红枣大户或者专业合作社,让枣农见到成效、重拾信心。

4.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对枣园进行规模化经营。通过激励政策和组织手段建立土地顺畅流转机制,采取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把没有劳力和精力务枣农户的枣林向懂技术、会经营、有能力的种枣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园和企业原料基地转移,进行集中连片经营管理。

5.推广精细化管理。要通过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次、枣农技能培训等方式,大力推广降树体、调密度、减枝条、巧施肥等科学技能,帮助枣农掌握红枣精细化管理技术。

6.组织、指导、帮助枣农全面有效防虫。通过专家服务团下乡实地指导、手机短信、农村大喇叭等各种方式,大力普及红枣防虫知识;指导枣农在秋冬季清理、深翻枣园,并刮皮、涂白,起到防虫、防冻作用;加强全市虫情监测,根据实时监测信息,及时动员、组织群众群防群治;必要时组织专业队伍、动用高科技设备对枣区实行拉网式防虫。

(三)综合施策,全力化解红枣产业风险。

1.鼓励实行“三三制”采摘。改变传统采收习惯,对鲜食品种、兼用品种、干制品种实施1/3青采、1/3红采、1/3熟采的“三三制”采摘,有效减少枣农因灾损失。

2.加大烤炉建设和鲜库建设力度。红枣秋季成熟采摘后,遇连阴雨,极易霉烂,烤炉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保鲜库可延长鲜枣销售期和货架期,有效减少红枣腐烂损失,实现反季销售、四季加工,一举多得。

3.因地制宜,试验推广红枣鲜食品种。在川地、滩地、坝地等地势平坦、水肥条件好的区域,发展矮化密植大棚枣园,走高端鲜食品种的路子。建议小面积试验冬枣、长枣、蛤蟆枣、七月鲜、枣脆王等鲜食品种,进行反季节销售,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4.通过多种方式抵抗裂果。对红枣优生区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改善土壤结构,有效预防裂果腐烂;在红枣成熟期,对结果较好的枝组覆盖40天左右可自然降解的生物膜制品,确保60%的枣果不接触水分,有效防裂;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利用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获取红枣基因组数据,培育具备抗裂、高产等特性的新品种,并逐步推广。

5.鼓励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林粮(芝麻、豆类、谷物)间作、林薯间作、林下养殖、林药间作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使农林牧副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清涧县双庙河村在2014年红枣基本绝收的情况下,间作的粮食却获得了丰收,产量上万斤的有近10户。

(四)做强加工,切实提高红枣产业附加值。

1.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可采取“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以强吃弱”等多种形式,将现有分散、凌乱的小微企业整合重组成几个集团公司,在政府有计划的重点扶持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的产业发展思路,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深层增值,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壮大,成为全国知名红枣企业。

2.研发红枣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红枣中的许多营养成分提示了红枣深加工应向复合饮料方向、着色剂或色素方向,以及药品、保健品方向发展。大力支持骨干企业与相关领域具有优势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建立红枣加工技术创新联盟,创出榆林市红枣系列名牌产品。

3.支持小微企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补贴小微企业购进自然风干机,走自然风干加工之路。鼓励成立以劣质红枣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加工厂,消化残次红枣,增加枣农收入。探索青枣收购价格补贴机制,支持加工企业对青枣进行加工,生产蜜枣、紫晶枣等产品,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4.切实解决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建议市财政每年拿出红枣加工企业周转金3000万元,为一些生产能力强、经营管理好的企业提供“借资”帮助。

(五)开拓市场,开辟榆林红枣产业新局面。

1.利用红枣文化带动红枣市场。每年举行一次榆林红枣文化推介会,并组织团队在全国各大城市召开红枣推介会。适时组织“中国榆林红枣节”“枣乡采风行”“鲜果采摘”等活动。建设枣乡特色步行街、枣业博览园等,宣传展示全市生态枣业、科技枣业。

2.做大做强榆林红枣品牌。政府和企业联合投资,统一品牌包装,逐步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榆林红枣专卖店或进入超市,专售高端精装红枣和深加工的名牌产品,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3.健全红枣产品营销网络。重点扶持佳县建设王家砭红枣批发大市场,搭建起集现代红枣博览展示、规范交易、精深加工、物流仓储、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红枣产业发展平台,使之成为国内一流的红枣物流中心,努力使榆林红枣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4.抓好“互联网+红枣”建设。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引导企业推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化营销方式。

5.大力发展“订单红枣”。通过企业与枣农签订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使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企业对合同内红枣实行保护价收购,将销售前移,产销衔接,共同在订单约束下搞好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