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油

动物油在具备这么多口感优势的同时,也有两个健康弱点:一个是饱和脂肪酸比例高,而且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这也正是为何上世纪60年代至今,动物脂肪一直饱受质疑。一些医学研究认为,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会促使人体升高血脂,不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说到饱和脂肪酸,有研究表明它们并非全是坏东西。饱和脂肪酸分为很多类别,像16碳的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的升血脂作用比较强,而18碳的饱和脂肪酸——硬脂酸的作用小一点。幸运的是,猪油、牛油、黄油里主要是硬脂酸而不是棕榈酸。倒是用来做点心的棕榈油里面,棕榈酸的比例相当高。

按照目前我国最新发布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膳食摄入的饱和脂肪的数量应当控制在每日总能量的8%以内。按照每天能量摄入量1800千卡来计算,那么每天的饱和脂肪摄入量就应当是15克。

猪油的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概是40%,按此计算,每天如果用25克猪油来做菜,那么就会增加10克的饱和脂肪,占一日参考值的三分之二。

平衡数量和频次 无需对动物脂肪说不

实际上,除了少数纯素人士,现代人很难缺乏饱和脂肪酸。一方面,日常吃的肉蛋奶中都含有饱和脂肪,比如瘦猪肉中含有10%至30%的脂肪,平均按20%计算,一日吃50克肉就能提供10克脂肪,其中有4克饱和脂肪酸。全脂牛奶含有3%的脂肪,其中50%为饱和脂肪,那么喝250克全脂牛奶就能得到约3克饱和脂肪。若再算上鸡蛋和鱼中的脂肪,那就必定会超过10克。

另一方面,植物油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比如花生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30%,那么用30克花生油炒菜,就会吃到9克左右的饱和脂肪。这几项加起来,早就超过15克的参考值。所以,要想使用动物油来烹调,首先要保证日常吃的鱼肉蛋奶不过量,其次必须保证不增加烹调油的总量,比如说,用猪油和牛油来替代植物油用于炒菜,每天的用量空间也不大,最多也只有25克左右。

人们与其对动物脂肪那么纠结,倒不如更多地关注脂肪的摄入总量,降低烹调温度,保证脂肪的新鲜度。既然追求美食,那也无需刻意禁绝对动物脂肪的热爱,而只需注意数量和频次。如此,美食和健康就可以兼顾,无需把增肥的罪过归于动物脂肪。

其实无需对动物脂肪说no,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只要吃得适量,搭配合理,美食和健康就可以兼顾。

以上就是关于动物油的内容了,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动物油的信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动物油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