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场选择:选择避风向阳、便于灌溉、便于防逃的地方,养殖池要挖成长方形池。2、养殖池建设:平整四周池埂,拉防逃网防止天敌进入。3、在深水区每隔5米建一个水蛭深水栖息坞,进水口用硬熟料管,建造卵床要把土平整,形成天然卵床。4、养殖池消毒:可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水泥池脱碱的方法消毒。

一、水蛭养殖场的选择

1、养殖场选址:水蛭养殖池应避风向阳,灌溉方便,水体自成体系,防脱方便,建设应根据土地适宜,一般长度不限,水面宽度最好3米左右。连片池、相连池埂共用,池埂的宽度1.5-2,米,高度1.5米左右,可根据弃土的多少加高。

2、养殖池挖掘:单个池先挖掘成长无限,宽8米,深0.3米的长方形池,弃土围做四周的池埂。根据池塘的纵向,在接近池塘两侧的2米处为中心挖掘宽度为0.7米深0.7米的小沟,为深水区域,弃土堆积在池塘中间,与小沟同向堆积底宽1.5米,截面为扇形的池中岛。

二、水蛭养殖池建设

1、防逃网设置:及时平整周围的田埂,防止天敌提前进入。避难网应选择30~50目的聚氯乙烯网布,埋在田埂上,地下部分应为0.2米以上,上端向内折叠0.1~0.2米,包上网纲,用桩等固定。如果网的上端离网外地面低于1米,则可以使用30目以下的鱼网来增高,防止蛇娃等天敌进入。

2、深水栖息坞:在水蛭池周围深水区域的内外侧,每5米交错建设水蛭深水栖息坞。用铁锹在深浅水过渡的阶段挖出比瓦稍大的深坑,注意接近浅水区域,即在接近田埂的一侧挖出30度左右的斜坡,从下向上堆积瓦,瓦与瓦之间留有间隙,一般来说正面和正面、背面和背面相对产生间隙,瓦按斜坡放置的优点是向水蛭入巢提供支援的平台。

3、中岛栖息坞:4池中间每隔7.5米横向挖中心岛约0.6米的沟,沟底离深池底约0.5米,然后把瓷砖竖起肩膀放在沟的两侧,中间留下0.2米左右的间隙,最后在瓦上铺砖,建桥,在砖上还土,恢复原貌,建成了中岛栖息坞。

4、进出水处理:进出口可直径0.25米的硬熟料管,水口应高于水面,防止水蛭逃跑。溢水口也可用直径0.25米硬熟料管,水管横埋在池埂底下,一端在池内深水区域的深沟中,另一端向池外伸展,保持水平位置。池内的一端,安装90度弯管接头,开口向上,然后用另一根1米的直管连接,池内浸水后测量浅水区的深度为0.3米比较好。否则,调整1米管的长度,直到合适为止,在溢水管口安装50个目的防逃网。

5、卵床建设:当溢水口溢水时,浅水区水位应为0.3米深,此时用铁锹平整中岛土,将接近水面的平整逐渐上升的斜坡,使水蛭岛产卵变得容易,中岛也成为水蛭天然的产卵床。中岛中间部分应高出水面0.5米以上。池塘周围的田埂内侧也要铲成斜坡,距离水面0.2米高的地方,平台至少留0.2米,也可以做产卵床。

三、水蛭养殖池消毒

1、生石灰消毒:在池底选择几个点放入生石灰,用量每平方米100克左右。池塘里放水10~20厘米深,石灰化后,用葫芦洒石灰浆。过一段时间后,将石灰浆和水混合均匀。清理池塘后1周左右注入新水,可以放入水蛭种苗。用生石灰清池消毒,可杀死池中寄生虫、病原菌等有害生物,保持池水新鲜度,改良土质,释放池底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增加水肥。

2、漂白粉消毒:漂白粉清池消毒,每亩池面5~10公斤。带水消毒的话,水深为0.5~1米,使用漂白粉的量加倍。也就是说,亩池面为10~20公斤,洒在整个池子里。漂白粉接触水后释放次氯酸,次氯酸释放的新生态氧杀死病原菌等有害生物,其效果与生石灰相同,但药性消失比生石灰快。一般来说,漂白粉清池消毒后3~5天,可以水蛭饲养。

3、水泥池脱碱:新建的水泥池,表面对氧有很强的吸收作用,降低水中的氧溶解量,提高pH值(呈碱性),形成过多的碳酸钙沉淀物。为了给水蛭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新建的水泥池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除碱处理,除碱的方法一般如下。

(1)过磷酸钙法:将新建的水泥池充满水后,按每立方米水体1公斤的比例加入过磷酸钙,浸入池中1~2天,放入旧水交换新水后,可以投入苗。

(2)酸性磷酸钠法:新建水泥池充满水后,每立方米溶解20克酸性磷酸钙,浸泡1~2天,更换新水后可投入苗。

(3)冰醋酸法:新建水泥池可用10%的冰醋酸清洗水泥池表面,用水浸泡1周左右,更换新水后投入苗木。

(4)薯类脱碱法:建设小面积的水泥池,急需处理又无上述药物时,用薯类、土豆等薯类擦拭池壁,淀粉浆粘在池表面,然后注满水浸泡1天即可脱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