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想知道螃蟹五壳什么时候脱?看看小编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螃蟹在生长期要中脱五次壳才能达到生长到商品标准,而这五次脱壳时间分为在4月、5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下旬,在螃蟹脱壳期,要保持水位稳定,补充矿物质及营养盐等。


一、如何判断河蟹脱壳高峰期到来
(1)检查河蟹体色,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而体重比蜕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河蟹是在这个时间蜕1-5壳的,你知道吗?
(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蜕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苗问题,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
二、蜕壳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河蟹是在这个时间蜕1-5壳的,你知道吗?
(1)每次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
(2)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要补充矿物质以及营养盐,特别是河蟹第一、第二壳的时候,前期水温低,投喂饲料少,天气多变,河蟹体质较差,脱壳无力,普通的粉剂补钙产品在水温低的情况下不易吸收,要保证成活率必须加大营养和钙质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和离子钙的补充,建议使用安进的“酶益添”、“复合免疫多糖”、“安进巨能钙”等。
(3)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
河蟹是在这个时间蜕1-5壳的,你知道吗?
(4) 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化,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
(5) 清晨巡塘时,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放回原池。
三、河蟹预计蜕壳时间
1、目前小部分塘口已经零星看到小的在蜕壳,说明蜕壳已经拉开序幕。
2、第一壳的高峰期应在4月3-8日
3、第二壳的高峰期应在5月5-10日
4、第三壳的高峰期应在6月10-15日
5、第四壳的母蟹蜕壳高峰期应在7月10-15日;第四壳的公蟹蜕壳高峰期应在7月25-30日
6、第五壳的母蟹蜕壳高峰期应在8月15-20日;第五壳的公蟹蜕壳高峰期应在8月30-9月10日
河蟹是在这个时间蜕1-5壳的,你知道吗?
四、影响河蟹第一壳蜕壳早晚的主要因素
蟹苗大小(同环境,较小的脱壳早);
池塘水位深浅(同规格,水浅的脱壳早);
池塘水草的多少(青苔、水草多的池塘,脱壳晚);
水体肥瘦(同规格,水瘦的池塘脱壳早);
放苗早晚(同规格,早放苗的池塘脱壳早);
清塘药残(同规格,药残重的脱壳晚);
蜕壳期工作要做好
蜕壳期哪些工作要做好,哪些工作不能做
1、勤于巡塘,及时关注蟹塘脱壳情况;
2、蜕壳高峰期及时补钙补能量防细菌病;
3、保持水体稳定,不出现大的变化;
4、根据水色适时肥水;
5、蜕壳开始投喂饲料添加“酶益添”等;
6、确定外源水没有问题方可进水;

螃蟹苗放养方法


放养螃蟹苗宜在春季,水温达到8度上,然后选择规格整齐的蟹苗,将蟹苗进行消毒后再放养到池塘中。



一、蟹苗放养时间
  河蟹苗春季宜在水温达到8℃以上时进行,此时扣蟹下池即可摄食,可提高扣蟹第一次脱壳的成活率。

  二、扣蟹选择主要标准

  选择扣蟹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蟹苗最好是长江水系的苗种;群体规格整齐(池塘生态养殖选择规格为130只/千克左右的扣蟹为好);性腺发育未成熟(无早熟个体);附肢齐全,体表无病灶;蟹种活力强(将蟹种翻面能迅速翻身说明活力好)。


  三、选择扣蟹必须了解的情况

  1.了解亲本来源情况。亲本必须来源于长江水系,公母来源于不同水域的不同养殖群体。对商品蟹养殖者而言,亲本越大越好,对苗种生产者而言,亲本越大、成本越高、风险越大。正常要求:公蟹达150克/只以上,母蟹为115~125克/只;但目前苗种生产商为降低风险、提高利润,母蟹规格只有90克/只左右。这是造成大规格商品蟹比例不高的主要因素。

  2.了解扣蟹培育情况。①扣蟹产地。离海越远越好,离海越远池水盐度越低,早熟蟹比例越小,并且更易适 应淡水池塘的环境。
  ②营养。扣蟹培育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两头精、中间粗;前期精有利于提高蟹苗成活率,脱壳整齐,规格一致;中期粗可防止营养过剩造成早熟;后期精可增强体质,提高扣蟹越冬成活率,有利于下年第一次脱壳整齐,提高成活率。
  ③积温。要求扣蟹培育池水稍深,有一定肥度,水草丰富,有利于降低积温,减少早熟蟹。

  四、不宜选择的几种扣蟹

  1.温棚培养的扣蟹不宜买。沿海地区利用温棚培育当年早繁的大眼幼体至早期幼蟹(即早仔),利用早仔当年育成成蟹。这种养殖的模式虽然养殖成蟹的规格不大,但产量很高、成活率高,而且也缩短了养殖周期,目前也很有市场。但是利用这种早仔培育的扣蟹,不宜我们内陆水域养成蟹,因为这种扣蟹生长的积温高、生活的水域盐度比较高,进入内陆水域养殖后,生长规格小、成活率低。

  2.早熟扣蟹不宜买。有的扣蟹虽小(20克/只左右),但性腺已经成熟,不能适应淡水环境,开春后直至第一次蜕壳时会逐渐死去。这种蟹背壳呈墨绿色,雄蟹螯足绒毛粗长发达,螯足、步足刚健有力,雌蟹肚脐变成椭圆形,四周有黑色刚毛。
  3.小老蟹苗种不宜买。小老蟹有的地方又叫“懒小蟹”、“僵蟹”,已在淡水中生长二秋龄,因某种原因未能长大,之后也很难长大。一般性腺已成熟。所以背甲发青,腹部四周有刚毛。夏季易死亡,回捕率极低。
  4.咸水扣蟹不宜买。这种在海边有盐度的水域培育的扣蟹。它的外表和淡水池塘培育的蟹种没有明显区别,但如果把咸水蟹放入淡水中一段时间,容易死亡,有的爬行无力,有的则体色改变。在这种咸水或微咸水中培育的扣蟹虽然成活率高,蟹种的质量看起来很好,但放在内陆淡水水域中养殖成蟹时成活率极低,而且规格难以长大。
  5.病、残蟹种不宜买。病蟹四肢无力,动作迟钝,入水再拿出后口中泡沫不多,体表有病灶,剥开外壳可见鳃的颜色发黄变黑等;残蟹缺肢少足,或有其它损伤。病、残蟹不易饲养管理,断肢河蟹虽能再生新足,但商品档次下降。
  6.氏纹弓蟹苗不宜买。沿江沿海一带又叫铁蟹、蟛蜞等。淡水河中较多,长不大(最大50克),品质差。因其幼体外形和中华绒螯蟹酷似,所以常有人捕来以假乱真。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氏纹弓蟹背甲方形,步足有短细绒毛,色泽较淡。

  五、正确识别性早熟蟹种的方法
  1.看蟹种的腹部。如雌蟹腹部已变为近似圆形,即已呈团脐,脐周围长有绒毛,腹甲第四、五节变宽,则表明该此蟹已性早熟;雄蟹腹甲内的交接器若已发育成白色坚硬骨质化的管状物,则表明该雄蟹已性成熟。
  2.看蟹种的螯足、步足内侧掌节部有没有绒毛。一般为不连续细而短的绒毛,性早熟的蟹种螯足或步足绒毛稠而密长,颜色较深。
  3.看头胸甲的颜色及蟹纹。正常蟹种头胸甲背部颜色为淡黄色,而性成熟的蟹种背甲为墨绿色或青色;正常蟹种背部比较平坦,起伏不明显,而性成熟个体背部为凹凸不平状。
  4.看蟹种的性腺发育状况。打开头胸甲,若在肝上看到有二条紫色条状物,甚至有卵粒,则为性成熟卵巢;有二条白色的条状物,则为成熟的精巢。若只看到枯黄色的肝脏,则表明性腺未成熟。


  六、蟹种的运输注意事项

蟹苗运输要遵循的原则:低温、保湿、通风但不吹风、装箱(筐)运输。所有的运输方式方法要尽量满足这几个方面的要求,目前长途运输比较好的方法是网纱袋装扣蟹入泡沫箱后用密封保温车运输。扣蟹从起苗、挑选、包装、运输、池边放苗的整个过程必须控制在24小时内。
  七、合理放养

  1.稀放。一般放养(冬放)120~160只/千克的蟹种700~800只/亩,最多不超过900只/亩;如果通过暂养,投放脱过1~2次壳的蟹种(春放),则每亩投种量为600只左右。冬季放养时间为春节前后,晴朗天气,气温8~10℃。如果条件允许能在开春后水温达到8℃以上时投放更好。

  2.混养原则。①凡是与主养对象(河蟹)产生饵料竞争、或能残食主养对象的鱼类一律不混养。例如:蟹池内禁放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与蟹争食的鱼类(鲤、青鱼),能残食河蟹的水生动物(甲鱼、生鱼等)。
  ②凡是放养的配养鱼要有利于主养对象的生长。例如:蟹、翘嘴红鮊、鳙、细鳞斜颔鲴混养;蟹、鳜、鳙、细鳞斜颔鲴、青虾混养;蟹、青虾、江黄颡(或黄颡鱼)、鳙、细鳞斜颔鲴鱼混养。
  ③套养品种还需具备以下特点:有市场,产品价格较高,易销售;有利于改善养蟹环境;有利于提高蟹池综合效益。
螃蟹苗的放养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在螃蟹苗放养前做应挑选到优质、健壮的螃蟹苗,这样在放养后的成活率会更高,可提升整体的养殖效益。

对于螃蟹五壳什么时候脱你清楚了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