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想知道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措施?看看小编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稻潜叶蝇是主要害虫,因此在种植中应加强田间管理,在虫情初发期应选用乐果或艾美乐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浅水灌溉,避免深水飘苗、淹苗,可减少潜叶蝇落卵量。发生严重地块可排水晒田。
2.加强测报、密切注视水稻潜叶蝇的发生消长动态,在掌握虫情的基础上,及时打药防治。
3.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要采取“挑洽为主,普治为辅,巧治低龄”的防治策略。在化学防治适期的确定上,应根据当地水稻潜叶蝇开始进入叶片之前进行,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2O头。
4.对大面积连片发生、虫口密度大的地块,要及时组织机防队统一防治.突击防治。严防其暴发成灾。
5.化学防除:幼虫初发期,40%乐果100毫升/亩或70%艾美乐6-8克/亩+2.5%敌杀死20-30毫升/亩或25%阿克泰6-8克/亩,兑水5升弥雾机喷雾。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措施


细菌性褐斑病对水稻危害很大,因此要防治,应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水肥管理,在发病初期选用多菌灵或叶枯灵可湿性粉剂、胺铜水剂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一、病害症状
1、叶片:病斑初为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呈纺锤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赤褐色,边缘有黄色晕纹,最后病斑中心呈灰色常融合形成大形条斑,使局部叶片枯死。如病斑发生于叶片边缘时,沿叶脉扩展成赤褐色长条形病斑。
2、叶鞘:多发生于剑叶叶鞘,病斑为赤褐色,短条形,水渍状,多数病斑融合形成不规则形病斑,后期中央呈灰褐色,组织坏死,剥开叶鞘,内部茎杆上有黑色条状斑,叶鞘被害严重时,稻穗不能抽出。
3、稻粒颖壳:产生污褐色、近圆形病斑,重者可融合成污褐色块状斑。
二、侵染循环
病菌在病株残体、种子以及各种野生寄主上越冬。种子上带菌,播种后直接引起幼苗发病;在病株残体和野生杂草上越冬的病菌先为害杂草,以后再借风、雨传播侵染插秧后的水稻,感病水稻上的病菌再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此外,病菌也可以借灌溉水进行传播。
三、发病条件
1、菌源。凡上年残存的病残体、病种子数量多,如不经处理,均可引起来年发病。野生寄主菌源多,也可加重病害。
2、气候条件。天气阴冷,再加上大风,尤其暴风雨使稻株叶片多伤,可加重病情。
3、稻田管理。水肥管理不当,氮肥过多,长期深水淹灌,水稻生育不良,病害发生较重。
四、防治方法
1、消灭菌源。病种子消毒处理,病稻草进行销毁,稻田附近或池埂上的野生寄主(杂草)也应割除销毁。
2、肥水管理。浅水灌溉,科学施肥,严禁有病水田串灌。
3、药剂防治。2%加收米80-100毫升/亩,或50%多菌灵100毫升/亩,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170-340克/亩,或14%胶胺铜水剂125-170毫升/亩,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60-70克/亩,兑水15-20升茎叶喷雾。

对于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措施你清楚了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