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外孜力克村老党员牙森·阿布拉激动地说:“有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心这个平台,我们和良种繁育场汉族兄弟的联系就更方便了,我们一定会把民族团结共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枣园里共叙一家亲
9月22日,10名穿戴一新的开外孜力克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了村委会,自治区政协机关住村工作组将组织他们去县良种繁育场参观。这10位维吾尔族群众是开外孜力克村、良种繁育场首批“民族团结结对帮扶”村民,牵线搭桥的就是自治区政协机关住村工作组。
如何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经过深入调研,自治区政协机关住村工作组认为,首先要让民汉群众有情感上的交流,进而让双方取得互助共赢。
工作组了解到,与开外孜力克村一路之隔的良种繁育场,有80多户汉族群众,他们和开外孜力克村的村民一样,也多是种植棉花、红枣。但是他们的红枣种植水平很高,有的枣园亩产甚至超过1吨,每亩红枣的纯收入能达到10000元,而开外孜力克村的红枣产量和纯收入只能达到他们的三成。很多开外孜力克村村民都想向良种繁育场的汉族群众学习红枣种植技术,然而由于缺乏组织和联络,双方村民极少交流。
在巴楚县委的支持下,工作组经与良种繁育场多次协商后决定,开外孜力克村与良种繁育场结为“民族团结结对帮扶”共建单位。
两地要组织民汉群众“结亲戚”的消息传出后,得到村民的热烈响应,近百户村民报名要求加入。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确定双方各选10名村民,参加首批“民族团结结对帮扶”活动。
在当日的参观活动中,开外孜力克村村民来到良种繁育场7队村民张炳付的枣园,民汉群众在枣树下握手拥抱,讲述各自在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窍门。开外孜力克村村民艾依沙·卡迪尔拉着“90后”汉族村民刘波的手激动地说:“我以前和你爸爸是老朋友。你爸爸去世后,我们两家十几年没有联系了。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今后一定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舞台上演绎团结情
古尔邦节、中秋节、国庆节、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这一连串的喜庆日子,让能歌善舞的群众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希望在村里的舞台上一展身手。自治区政协机关住村工作组早有准备,一台名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迎古尔邦节中秋节”的文艺演出在9月22日上演了。
当天的开外孜力克村村委会大院,鲜艳的彩旗,火红的灯笼,手持国旗、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使这个村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17个节目也是精彩纷呈: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共同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开外孜力克村和良种繁育场村民用“双语”演唱《歌唱祖国》,巴楚县文工团演员表演的集体舞《欢乐的节日》,多来提巴格乡幼儿园孩子们表演的舞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赢得了热烈掌声。
开外孜力克村村民于散·库尔班说:“这样的文体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祖国的感恩之情,我对今后的幸福生活更有信心了。”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棉花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棉花频道详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