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

已近不惑之年的梅守科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此间因酿造青稞白酒而闻名遐迩,且可追溯历史超过400余年。据互助县官方统计,这里青稞白酒品牌超过40多个,年生产能力达16500吨。

离县城不远的余家村,梅守科经营有一间纯青稞酿酒小厂,“在父辈怀里抱着的时候就喜欢吵闹着来酒坊,再长大一些时就偷偷跑来抿酒,也不记得醉过多少回。”

因自小耳濡目染父辈古法酿酒工艺,梅守科便在24岁时从父亲手中接过酿酒的手艺,靠着“酒二代”的天时地利成了掌柜。“酿出什么样的酒就代表有什么样的良心,把父辈的传统手艺钻研好就是和时代接轨。”

梅守科说,“酒也有性格,烈酒好比年轻人少不更事,陈酒就像慈眉和目的老汉,只有经历世上的酸甜苦辣才能攒劲(青海方言,潇洒之意)活人,酿酒的过程不糊弄自己更不能糊弄别人。”

梅守科的酒坊虽不及大型酒企冰山一角,但其古法所酿白酒因“亲民”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一年下来也能让他挣上200多万元(人民币)。

“跟喝酒一样,喝开心就好,做酒把持好自己的本分才是上上策。”梅守科说,“虽然今年考到了国家二级品酒师资质,但也没想过扩大规模,还是花多些时间来补充文化知识。”

梅守科喜欢看《水浒传》,钟意《好汉歌》,他认为,这种暴烈的液体穿过形形色色的身体,在蛛网迷宫般的神经和血管里游走“爆炸”,便是西北人血性的来源。

“该怎么是怎么,醉也醉得痛快,青海人喝酒,看着你站着进来躺着出去才是最好。”在梅守科看来,青稞酒直接、简单、直来直去,“若是一个场子喝下来还能站着,一定便成了生死之交。”

梅守科“固执”地认为,喝酒若是只见瓶子倒不见人倒,便不能称之为酒,喝酒时人既能大俗也能大雅,“猜拳行令,人声鼎沸,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人人都要打虎上山。”

“酒醉一次,便是一次新生。”梅守科说,“青稞酒魂就和电影《红高粱》里《酒神曲》中唱的一样,是中国人的朴实与善良,热情与含蓄。”

更多关于青稞的信息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青稞频道详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