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好天气给市民带来了好心情。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农民在这时候会享受丰收的喜悦。而在丰润区石各庄镇陈各庄村,百兴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种姜大户信守江面对即将上市的生姜,却高兴不起来。“今年种了21亩,受气候影响,生姜产量低了,没想到收购价格也低了。去年,一亩地生姜产量达到一万三千斤,收购价是每斤两块七八;今年的产量也就一万一千斤上下,收购价每斤仅7毛钱。”
信守江是一方能人,15年前,他经过考察,认定村里的黑粘土非常适合种植生姜,于是率先从山东引进生姜姜种开始种植,产量和效益都不错,许多村民也开始学着种植生姜。陈各庄村村委会主任孙立强告诉记者,村里对发展生姜种植大力扶持、支持,每年都会聘请乐亭、山东等地的技术人员来村里讲课,每年春秋都会组织农民去山东参观考察。村里还不断完善生产条件,投资100多万元添置了7台变压器,更换了高压线,铺设地下管道15000多延长米,每25亩土地就打一眼机井,并投资300多万元在村内修建水泥路,实现了户户通,对田间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目前我们村有100多户村民进行生姜种植,全村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500多亩。”
为了提高生姜种植效益,提高生姜的质量,信守江成立了百兴种植合作社,从遵化请来了专家全程技术指导,引进了“丰领冠”黄金组合螯合肥及多种生态有机肥料,不断改良土壤。目前合作社种植面积500多亩。孙立强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村现在的土地不板结,不易发生病虫害,已经全部进行无公害生产,生产的生姜在北京新发地等地经过多次检验,已经成为绿色农产品,得到北京、内蒙古及南方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高产出、高品质让种姜的农民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在陈各庄村南,种植大户翟福猛正在组织雇来的人出姜。“今年我种了25亩多生姜,除了自家的5亩地,还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村里土地20多亩。今天就雇了十几个人在收姜,每个人干8个小时工钱100元,入窖的工资还得多给点儿。过去出姜几乎全靠手工,现在有了出姜机,用机器把姜挖出来,然后再用人工抖掉姜上的土,把秧子剪掉,装筐运到存储的姜窖里。和记者谈起种姜的历史,翟福猛说过去也有过大起大落,但从没有像今年这样价低过。去年一亩就能收入2万多元,是过去种植玉米收入的十几倍。今年一块五2斤还没人要。只能先存到窖里,等待价钱合适的时候再卖。
谈起今年生姜产量低,信守江、翟福猛都认为是今年遇到严重的伏旱,即使人工浇水,但因少雨产量还是受到了影响。两位种姜能人原来每亩产量都在一万三四千斤,但今年都说也就一万一千斤左右。
据他们分析,今年生姜价格大幅下降,与种植面积扩大有关系,也与出口减少有主要关系。2012年的低价加上2013年上半年干旱,导致去年生姜价格大幅上涨,很多农民加入种姜行列,生姜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多,对生姜价格造成冲击。最主要的还是听客商说今年出口太少。
他们在期盼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指导、信息沟通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在默默地尽自己所能,一边找销路,一边把生姜用窖存起来。“好在我们村家家都建有姜窖。”
据记者了解,生姜除了食用外,制药、日用化工、饮料行业都有很大需求。在我市,目前还只是销售鲜姜,没有生姜加工企业,而在山东等生姜主产区,已经建有姜汁、姜粉、饮料等加工企业,对生姜价格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