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一般是前期发生少,中后期发生多,严重时菌棒腐烂殆尽,香菇绝收。笔者就菌棒烂筒发生原因开展了广泛调查与研究,总结形成了香菇菌棒烂筒控防技术,供广大菇农参考,对菌棒烂筒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采取控防措施,提高菌棒成品率,避免或减少损失。积极预防香菇烂筒

1  烂筒的症状

烂筒通常自菌棒表层以斑块形式局部出现,然后逐渐蔓延并深入整袋菌棒。受害部位初期表现为菌丝逐渐消失,并附有粘液状黑色分泌物或其它霉层;随着受害程度的加剧,培养料发黑变软腐烂;受害后期菌棒因腐烂及水溶物增多而松瘫、解体、报废,培养料呈黑色烂泥状,并伴有特殊臭味,往往能检出大量的虫体及病原物。

2  烂筒的成因

香菇品种抗性问题 庆元9015、庆科20、241~4等品种具备较强的抗逆性,表现出较强的抗高温和抗病虫能力,不易发生烂筒;而135等菌株则表现较弱的抗逆性,栽培管理不当较易发生烂筒。

培养料问题  培养料配比不合理,拌料不均匀,尤其是尿素、过磷酸钙、石灰石粉、硫酸镁等添加物超过使用量。一旦遇高温气候及刺孔通气后料温过高,常会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和导致菌丝死亡而烂筒。

管理问题

培养室长时间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含量不足,常致使菌丝以酵解方式分解养分,用以维持生命活动,既消耗掉过多养分,又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影响菌丝生长发育。

培养室温度长期过高,超出了香菇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刺孔通气后又没有及时疏散菌棒,使堆温大幅度升高,致使菌丝生长脆弱甚至死亡,引起所谓“烧菌”现象。

菌棒上淤积黄水过多,一方面影响通气,另一方面极易造成杂菌感染,尤其是霉菌感染。

菌棒受阳光直射,强烈的阳光中内含的紫外线会把菌棒内菌丝灼伤,到一定程度菌丝会被杀死,菌棒局部出现黄水,随后滋生霉菌。

生长环境阴湿,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另外,在给菌棒补水时,水温过高、补水过量同样会导致菌棒烂筒。补水后菌棒表层水分尚未沥去就急于覆盖薄膜也易导致菌棒烂筒。

大量的“假菇”发生后不久萎缩夭折腐烂,会滋生绿霉,若再遇高温闷热天气,通风不及时常会导致菌棒烂筒。

采菇时菌棒上留有残根,或割袋出菇时,没及时剔除死菇蕾而发生霉烂。采菇粗放,对于没完全转色的菌棒,随菇脚采下大块培养料,菌丝受损伤后再遇有水珠残留,极易滋生霉菌导致烂筒。

由于香菇的栽培周期较短,子实体从原基到采收只有几天至十几天,使用药剂容易导致残毒积累,影响香菇的风味和产品的卫生质量标准。还由于香菇同许多杂菌具有同源性,使用药剂防治的同时,也严重地伤害香菇菌丝的生长,所以香菇烂筒的防治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药防为辅,综合防治”的方针,特别要强调通过选择适宜的栽培地域、改善生产栽培地环境卫生和栽培技术、管理措施来达到防治烂筒的目的。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到农村创业--香菇频道,查看更多关于香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