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早,记者从歙县县城出发,驱车翻山越岭50多公里,前往该县大山深处的新溪口乡塔坑村。新溪口乡与浙江千岛湖一山之隔、一水相连,是远近闻名的“三口蜜橘”核心产区,也是全省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新安江两岸的群众原先居住的村子,现在都淹没在水底下,我们沿途见到的这些村子,都是当年国家兴建新安江水库时搬迁上山的。 ”路上,歙县移民办主任何宏日向记者介绍,这些移民靠库区政策扶持,主要发展经济作物,柑橘和茶叶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途中,一位40多岁的村民挑着满满两大筐橘子正在公路歇脚。我们停车上前搭讪,得知这位叫余立安的村民,是塔坑村石塔头村民组人,刚从山上的橘园下来。他家从9月底开采到现在已卖了4000公斤橘子,收入过万元。 “今年收成不错,价格也比往年高些,照眼下的行情,挣个4万元应该没多大问题。 ”老余说,多亏3年前公路修通了,交易市场也建起来了。现在收购橘子的直接把车开到了家门口,价格也比原来高出一倍以上。
跟着余立安来到不远处的柑橘交易市场,近2000平方米的水泥场地上人来人往,几位外地客商正在边收购边装车。 “他是我们柑橘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余立安放下担子,热心地把正在一旁与客商交谈的余生明介绍给记者。“我们村有2600亩柑橘基地,村民年人均柑橘收入5000多元。”余生明说,前些年村里成立了柑橘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注册了“三口柑橘”商标,引进了近10个柑橘品种,对橘园进行测土配方,还两次请日本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我们这里的柑橘多次在黄山国际旅游节、马鞍山李白诗歌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上露脸,最远的地方都销到黑龙江了。 ”
塔坑村党支部书记余金炎介绍,国家一直关心和扶持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现在库区移民不仅每人每年有600元的补助,还有许多实实在在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像村里的柑橘市场、通村通组的水泥路以及几个码头的建设,靠的都是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这几年全村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投入500多万元,仅劳务收入人均就超过500元。
“我们这里山高坡陡,地无三尺平,造地成本每亩最少也要30万元。你看这里老百姓的房子大多像高脚楼,都是沿山、沿江打桩兴建的。 ”上车返程前,恰好遇到乡党委书记范特生,他说现在当地群众最盼望的,就是能够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在公路附近规划建设一批移民新村,通过移民下山实现生态富民。
橘子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