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疆有马100万匹,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以哈萨克马为主,还有焉耆马,巴里坤马等。伊犁马为培育品种。马在新疆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在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马产品生产和马术运动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产区概况
伊犁马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地区,中心产区在昭苏、特克斯、新源、尼勒克,巩留等县。马的总数约有10余万匹。
产区位于天山北坡西段的伊犁河流域。地形东、北、南三面有高山环绕,伊犁谷地向西敞开,受西来湿润气流影响较大,降水丰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草场辽阔,具有发展农林牧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产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西部河谷平原区气候温和,降水稀少,属温和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为7.9-9.2℃,无霜期160-180天,年降水量200-350毫米。其特点是春季升温迅速,且不稳定,雨水较多。夏季谷地温度较高,但无酷暑。东部河谷丘陵区降水较多,属温凉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为5.4-7.5℃,无霜期110-160天,年降水量350-500毫米;其特点是春季升温快,但不稳定,夏季短而温和,多阵雨。昭苏盆地,高寒多雨,属冷凉半湿润区,年平均温度2.9℃,无霜期85-110天,年降水量400-500毫米。 产区共有草场5848万余亩,优良草场占90%以上,牧草繁茂,主要草场类型有: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平原荒漠及低地草甸等。
伊犁马产区既是新疆的主要牧业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粮油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油料、豆类、甜菜等。产区内广阔的优质草场和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为培育伊犁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品种形成
伊犁马是用当地的哈萨克马为母本,以奥尔洛夫马、布琼尼马、顿河马等为父本进行育成杂交,培育而成的品种。早在20世纪初,尤其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当地牧民已开始引用奥尔洛失、英顿〈布琼尼马〉等马种改良当地的哈萨克马,取得了一定的改良效果,初步形成了一个数量多,质量较好的伊犁马雏型。
新中国成立后,在整顿伊犁马育种工作的基础上,于1952-1965年,又陆续引入奥尔洛夫、顿河、布琼尼马种,对昭苏种马场及其他繁育场马匹,进行有计划的杂交改良工作,制订了以乘挽兼用型为育种方向的育种计划。并且在有计划的杂交改良,获得大量杂种马的基础上,采用边杂交、边横交固定的繁育方式。1963年开始,从杂种马类群中,选取符合理想指标的优秀公母马进行低血横交固定,并加强幼驹培育,逐年增加哈萨克马血液,降低外血影响,收到了良好的育种效果。
在育种过程中,除有计划的培育、选用昭苏种马场的种马外,其他繁育场培育的优秀个体,对伊犁马的选育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品种特征 (一)外貌特征 伊犁马具有良好的兼用体型,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紧凑。头秀美、高昂干燥,面部血管明显;眼大有神,额广、鼻直,鼻孔大,有悍威。颈长适中,肌肉充实,颈础高,颈肩结合良好。耆甲中等高长,发育丰满。背腰平直,腰稍长,尻宽长中等,稍斜。胸深,肋骨开张良好,胸廓发达,腹形正常。肩胛长斜,四肢干燥,筋腱明显,关节清晰,肢势端正。系中等长,蹄质结实,运步轻快。鬃、鬣、尾、距毛中等或稍长。有少部分马颈部肌肉欠丰满,前胸发育较差,四肢发育不足,有待今后在育种工作中改进。 毛色以骝色为主之,栗色和黑色次之,青色和其他毛色少见,据1980年对929匹马的调查统计,骝毛占54.7%,栗毛占24.5%,黑毛占17.1%,青毛占1.9%,其他毛色占1.8%。 (二)体尺、体重 伊犁马体尺与国内其他马相比,为我国较大的马种之一。胸围较大为其突出的优点,胸围比体高大25~35厘米,具有力速兼备得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