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场场主名叫左航,目前,他养有种鸽8000对,年产乳鸽12万多只,销往重庆主城及合川等地,年产值180余万元,纯收入在70万元以上,是合川区首屈一指的养鸽大户。
二十年艰辛打工路
前不久,笔者在养殖场见到了左航,他穿着白大褂,个子不高,皮肤较黑,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坚毅。
他生于1965年,只有初中文化,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初中毕业后,像许多农家子弟一样,怀揣着打工挣钱盖房子娶媳妇的梦想,开始到重庆打工。最初在建筑工地上学泥水工,三年后,胆大勤快的他开始尝试着在建筑老板那儿去承包点小工,这样小打小闹,手中渐渐有了积累。90年代末,觉得搞外装能挣钱,于是又学外装,一干又是四五年。自己拉起的建筑队伍也渐渐壮大,在他手下做工的工人最多时候有一百多人。
在建筑行业不觉二十几年过去,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已经人到中年,多年的摸爬滚打自己也积攒了数十万元的存款,但是常年的居无定所和长期在工地上的餐风露宿,以及行业内的诸多艰难,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决定放弃建筑业,回家乡创业。
返乡创业好事多磨
2007年,他回到家乡,听从朋友建议,打算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搞养殖。养鸡,养鸭,养猪由于环保要求较高,他不喜欢,他把目光盯在了鸽子养殖上,他觉得现在社会消费水平在提高,人们讲究保健营养食品,乳鸽生产前景良好,而且养鸽污染小,无公害,相对较环保。于是,他到北碚,重庆,广州等地考察养鸽行业,回来后,选地,建场,然后引进种鸽1000对,耗资十几万。由于不懂技术,饲养期间,防疫不好,几个月下来,鸽子死的死,瘟的瘟。那段时间,为了不让患有高血压的年迈的父亲知道,他和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把成筐的死鸽子偷偷掩埋掉。最后仅剩下二百对,可是鸽子却不见下蛋。周围邻居见了,笑他说,“左航你行啊,你把鸽子都喂成公的了。”
第二年,他先后三次到广州考察,每次一去就是半个月以上,由于水土不服,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瘦了一圈。之后,向鸽场订购了4500对鸽子(按市价约七十万元),可是合同到期了,却因没有筹集好款项,违约三天,又被鸽场要求缴纳违约金1万元,听到要缴纳违约金,这位铁打的汉子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由于这一次左航签署合同时,自己不仔细,又吃了哑巴亏,鸽场提供的种鸽却是没有长大的乳鸽。
连续两年下来,左航亏损了接近四十万元。父亲叫他把养殖场转租给别人,但是,他咬咬牙,依靠心底那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顽强地支撑着。
鸽场始见首桶金
左航属于那种脑壳一根筋的人。他始终没有放弃养鸽致富的梦想。随后,他跑到重庆一家养殖场学习养鸽技术,另外买来养鸽技术书籍,自己摸索钻研。最庆幸的是,左航在北碚遇到了一位也在养鸽的好心人,那位好心人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亲自到左航的养殖场来察看,在养殖技术上言传身教,还给左航出主意。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2010年,左航狠狠心,经过多方筹资,在重庆一家养殖场一次就引进了8000对美国白王鸽。然后,又高薪聘请了两名技术员,专门负责饲养和管理,自己摸索着用土办法生石灰给鸽舍消毒,没想到,这一年,他终于成功了,仅2010年,他就收入40多万元。目前,左航养殖场请有12名工人,他的鸽子产蛋后,19天左右孵化出壳,再喂养21天左右便可以出售乳鸽,繁殖周期40天左右,所产乳鸽,主要销往重庆、合川等地。。
在回乡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双凤镇党委政府和镇农业技术中心、镇畜牧兽医站给予他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并对他的鸽场提供了创业培训和相关技术指导。
养鸽大王的新梦想
左航的鸽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周边群众也开始向他学习养鸽技术,他总是倾囊相授。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富贵村养鸽的农户已经发展了五家,养殖规模都在1000对以上。同村同组的徐彬,喂养了2500对,投资三十多万,毛收入在40万左右。还有自己培养的鸽场管理员林开福,其子林东引种1500对在苑花村饲养,年盈利10万多元。左航与多个商家签订了购销合同,因此他和其他几家养鸽农户对于乳鸽的销售根本不愁销路。
谈到未来的打算,左航和妻子都表示,准备在双凤镇车山村原窑罐厂附近征地再建一个分场,把养殖场规模扩大至一万只以上,争取做大到重庆第一。他说,他最想把鸽场建在一个有水塘的地方,这样可以发展立体养殖,用脏料养鸡,鸽粪养鱼,形成一个产业链。
今年初,左航将自己鸽场养殖的乳鸽进行了商标注册,同时,他积极谋划准备成立乳鸽养殖专业合作社,希望带动更多人参加到养殖队伍中来,以扩大规模,力争把鸽业做大做强,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共同实现致富梦想。
鸽子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养殖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