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试点生鲜鸡上市已近4个月,三家试点企业不断增加生鲜鸡的出货量,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广州市的活禽档大约有2900家~3000家,此次试点298家,档口试点范围占广州全市十分之一左右。
对于停卖活鸡,改卖生鲜鸡,短期内市场接受程度肯定会受影响。为此,广州市政府安排了715.2万元财政补贴资金,鼓励档口升级改造。档口拆改费每档补助9000元;冷藏设备配置费每档补助1个冰柜、1个低温销售专柜的购置资金11000元;对试点市场内5月5日在册的原活禽档经营者,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经营引导补助。以此减轻试点的阻力。
但依目前的销量态势,档口的收入受到了影响,不少经营户认为,政府补贴的4000元升级改造资金不够支撑档口一个月的利润下滑。有经营户开始转行或继续观望,甚至偷卖光鸡增加收入。
而对于三家试点企业来说,自然承受更大的风险,销量远不及产能,一条先进的屠宰加工线在几千万元,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送货出货,联系业务,卖价又不高,“无疑是亏本经营”,广东省家禽业协会会长陈迎丰肯定地说。
但也有人说是因为居民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如香港生鲜鸡推出头半年,销售额下降非常明显,有的甚至超过五成。
广东人吃鸡大都喜欢白切鸡或煲汤,对食材追求鲜活,认为新鲜的活鸡才能烹调出喜欢的味道。据了解,广东的多家酒楼,大多以“白切鸡”为镇店主打菜,因此对食材原料要求较高,店里的鸡均是在当地批发市场宰杀好,再运回店里加工,基本不用生鲜鸡。甚至是采用特定的养殖场,每日有专人亲自到鸡场拣鸡,再统一送往屠宰厂宰杀,最后送到店里烹制,保证新鲜。广州市一些酒店也表示,店内的招牌鸡菜式,一定不会使用生鲜鸡。
尽管媒体、专家、供应商等纷纷表示,生鲜鸡上市已是大势所趋,工艺上讲究、且一天内上到市民餐桌的生鲜鸡,口感和现宰差别不大,但仍有不少市民表示,通过活鸡的眼睛、毛色、鸡爪可以判别一只鸡好不好吃,但生鲜鸡却无从判别,更难以辨别是否有病死鸡,认为生鲜鸡只适合做“重口味”的菜。
陈迎丰告诉笔者,事实上,四个生鲜试点区域内的不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依然冷对家门口的生鲜鸡,而是坐着地铁去周围不受限制的区域购买活鸡。还有一些流动商贩受制于农贸市场内的管制措施,偷偷地在市场附近的角落旁销售活鸡,冲击生鲜鸡市场。
鸡养殖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