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蝎子概述

  蝎子是食肉性动物,胎生,中药名称为全蝎,又名全虫、茯背虫。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蝎子的种类很多,产于我国的有10多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长江以北较多。其中以东亚钳蝎为主要种,又名远东蝎,主要产于河北、山东一带。其他重要种有会全蝎,主产于河南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十条腿蝎,主产于河南西部、浙江、四川;藏蝎,产于西藏、四川西部;以及沁全蝎等。

  蝎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也是出口的重要药材品种之一。性子,味辛,有毒,全体入药。有止痉、镇痛、通络、解毒等功效,可治惊风抽搐、中风、口眼喁斜、风湿痹痛、破伤风、偏头痛、风疹疮肿等,许多中成药都离不开蝎子。我国古籍对蝎子的药用早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本草求真》也有“全蝎,专人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手足搐掣,疟疾寒热,耳聋,带下,皆因外风内客,无不用之”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蝎子含有蝎毒,经动物实验,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此外,它还含有三甲胺、卵磷脂、甜菜碱等在免疫学上具有意义的化学成分。随着对全蝎化学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也日益广泛,如用白酒泡制蝎子而成的蝎酒,能调节人体免疫作用已引起人们的注目。·

  此外,蝎子营养丰富,在宴会上已受到人们的喜爱,油炸全蝎就是一道名菜。它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较强的保健作用。以蝎子为原料或以蝎子为原料之一的菜谱已有几十种之多。

  以往靠捕捉野生蝎子作为药材来源。由于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各地开展人工养殖,养殖技术也已经成熟。实践表明,蝎子人工养殖方法并不复杂,一般通过短期学习,就能掌握养殖技术。饲料来源也比较容易,投资也不多,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全国各地均可饲养。

  二、蝎子的生活习性

  (一)形态结构

  1.外形

  蝎子全身可分为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3个部分,成蝎体长6厘米左右。前两部分合在一起称躯干部,呈椭圆形,扁平。后腹部即是蝎子的尾巴。头端中央有1对复眼,其前下方有附肢2对。其中1对为螫肢,仅为一节,供取食用。另一对附肢较强大,状似蟹螯,由4节组成,末节为钳肢,较为粗大,用来捕食和探索。胸部有步足4对,用于行走。背部有背甲,呈梯形。腹部黑褐色。雄性蝎子的前腹部较窄而短,雌性蝎子的前腹部较为宽大。后腹部有6节,狭长,可上、下、左、右弯曲转动,且十分灵活。末端有毒刺一个,其上有2个毒腺管,能排出毒液,为御敌自卫和攻击对方的武器。

  2.蝎子的器官

  蝎子体腔内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排泄系统,各系统互相协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使蝎子能正常生长、繁殖。

  (二)蝎子的生活习性

  1.栖息环境

  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野生蝎子喜栖息在背风向阳的崖畦,坡地的缝隙,或砖隙、石隙中,或栖息在瓦砾堆下、树皮内,或土穴中,大多穴居。喜在干燥处栖息,潮湿处活动。喜暗,怕强光,很少在灯光下活动。白天躲在缝隙或洞穴中,傍晚后开始外出活动。蝎子喜静,不爱活动。冬眠时有群居性,常几只、十几只同居于一窝中,不会互相残杀。但在繁殖期间,有大蝎吃小蝎的恶习,个别雌蝎甚至吃自己生的小蝎。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饲养密度过大,或者食物不足,相互间也会发生争窝、争食、自相残杀等现象。

  2.生理特点

  蝎子的视力较差,视觉已基本退化,失去寻找食物的功能,主要靠嗅觉来搜集、追捕食物。’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到11月上中旬气温降到10 ℃以下时,失去活动能力,不吃不动,开始冬眠。到第二年三月底、四月初气温达到lo℃以上出蛰,开始活动。蝎子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 —38℃,以27—38℃为最适。这时蝎子活动量大,生长发育也最快。

  人工饲养条件下,蝎子依然保持野生状态下的这些特性。因此,人工饲养应创造适应蝎子生活习性的环境条件,才能使蝎子正常生长、繁殖,养好蝎子。

  3.食性、

  蝎子系肉食性小动物,喜欢吃鲜活食物,如各种软体甲虫、昆虫,人工养殖时爱吃地鳖虫、黄粉虫、米蛾和玉米螟的幼虫,也、可食家禽、家畜的肉。

  有时少量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如谷物类、糠麸类、饲草类等。

  蝎子没有牙齿,靠分泌消化液将捕获的食物消化成浆液后再吸人,因此进食速度较慢,但耐饥能力强。每次饱食后几十天、不吃也不会饿死。

  蝎子也需饮水。野生蝎子常吸吮露水或土壤中的水分。但耐渴能力也很强,二三十天不饮水也不会死亡。野生蝎子的寿命一般为八九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不冬眠,寿命较短,不超过5年。

  (三)繁殖

  1.种源人工养殖蝎子,首先要解决种源。解决种源有两条途径,一是到野外捕捉野生蝎子后进行驯化;二是向蝎子饲养者购买健壮活泼的蝎子。购买时注意雌雄比例。

  下面着重介绍捕捉。蝎子因栖息地点不同,分为山蝎和家蝎。山蝎和家蝎在种和药性方面没有什么区别,均可用来进行饲养,但捕捉时间有所不同。

  (1)捕捉时间:从5月开始,一直到8月份均可以捕捉。捕捉山蝎一般在5 —6月之间。

  (2)捕捉工具和方法:捕捉野生蝎子的工具非常简单,只要备一双筷子或竹夹和装蝎子的盛器,盛装容器以瓷罐或铁桶较好。如捕捉山蝎,可在惊蛰以后白天到山坡向阳处,翻起石头,可能有蝎子潜伏。雨后放晴,天气温暖,地面升温快,蝎子多在地面石块下,这时捕捉非常有利。如在夜间捕捉,可用灯引诱昆虫,等蝎子出来吃昆虫时即捕捉之。捕家蝎,一般在6—8月天气炎热的夜里,等蝎子出来活动、寻找食物时捕捉。

  (3)捕捉注意事项:捕捉野生蝎子时,要轻捉轻放,切忌用力过猛,以免蝎子被夹死,或受伤。放蝎子的盛器中放一些树叶,把所捕蝎子隔开,以避免互相蜇伤。捕捉回来后,最好对其进行消毒。同时应将不同品种、不同地方的蝎子分开饲养 //创业第一步网 www.cyone.com.cn //,并根据大小分开。如捉回来的蝎子有霉菌或寄生虫,不能饲养。在野生蝎子放进饲养池后,尽量不要去翻动栖息窝、不惊扰蝎子,保持安静,让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4)如从养蝎场引进,应选个大、健壮的蝎子。引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春末夏初。因在这个时间气温、湿度适宜,便于运输。同时,春末夏初正值蝎子繁殖期,便于当年产小蝎、扩群。在秋季也可引种,气温也较适宜。但已过了繁殖期,当年不能产小蝎。

  2.选种种质优良,能培育出量多、质好的后代。

  选好种蝎是养蝎的基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把同龄期中体型大、健壮、活泼、无伤残、抗病力强的个体挑出来作为预备种源,集中单独饲养。在产第一胎小蝎后挑选产仔早、产仔率高、仔蝎质量好、雌性强的留作种用。对雄蝎,也应选体健、体色光亮、活泼、性欲强的作种用。选种应每年进行,以保持种群的优良性状。长期在同一种群内选种,常因血缘关系、近亲交配,会使原有优良性状衰退,生产性能下降。因此,要不定期地从外地引进血缘关系较远的良种进行交配。当然在引进前应了解该品种的产地、性状等。

  从外地引种要注意两点。一是运输途中要避光、防雨淋。装蝎箱或桶的下面应填填料,如泡沫塑料、海绵等,以防止因颠簸而惊扰蝎子。运到目的地后应把蝎子放在安静的地方稳定4小时以上,不能立即放出。二是从外地引来的蝎种因气味不同,与原有蝎子放养在一起可能会互相斗咬。可在投放时用酒或香烟烟雾熏喷,使气味达到一致,这样就不会争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