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生产性能上,中蜂养殖有如下几个突出的长处:
一,养殖中蜂的优势
其一
中蜂有利专业或副业经营。南方各省山区、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蜂种资源,可以诱捕利用。贵州和福建广大山区,分别有“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及“卖蜂不卖箱,有箱就有蜂”的说法。华南好多地区的村民,都有诱引猎捕野生蜂的经验,并将其当做一项季节性的副业生产。同时,各地群众也有饲养中蜂的传统习惯,累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这些,都有利于专业建场和副业经营,收益多。见效快。而要建立一个意蜂场,尽管付出几倍的资金和精力,在南方还是难以巩固。
其二
中蜂特别适应于南方的广大山林地区。华南饲养意蜂,已有80余年的历史。1949年后,又相继引进卡尼鄂拉蜂(简称卡蜂)和东北黑蜂。然而,这么多年以来,西方蜜蜂尚未有过在山林地区越夏成功的事例。 南方广大山林地区,每当夏秋蜜粉源稀少时期,胡蜂等敌害在巢前或花间拦劫捕杀蜜蜂,十分猖獗。福建山区,为害蜜蜂的胡蜂有5种之多。广东从化县的行家形容说,胡蜂形成蜜蜂采集飞行上的“封锁线”。西方蜜蜂由于体形及蜜囊大,飞行迟缓,无法突破胡蜂关,这是它越夏不能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意蜂蜂群停卵断子,再加上因扇风散热,耗蜜量大、寿命短促,也是另一方面的原因。而中蜂飞行灵活敏捷,能避过胡蜂捕杀;在炎夏季节,尚有在清晨和黄昏进行采集的特殊习性。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胡蜂、蜡蜒以及害鸟的捕杀。 在冬季,中蜂个体耐寒性强于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阴天,在气温9℃条件下,中蜂就能安全采集;晴天,荫处的气温还不及7℃,中蜂就能大量出勤。但意蜂、卡蜂和东北黑蜂的个体安全飞行的临界温度,都要求在13℃以上。南方冬季或早春,野外常有蜜源吸引蜜蜂出勤,而这时期的气温常在13℃以下。西方蜂种在这种情况下出巢,常遭冻害。春季蚕豆、油菜开花期间,也常遇到寒潮低温,使西方蜜蜂大批冻僵巢外。然而,中蜂却比较适应,采集繁殖欣欣向荣,山区初冬并可发生自然分蜂。 上述事例说明,中蜂在我国南方的广大山林地区,具有难以取代的地位。
其三
中蜂比较稳产。中蜂比较勤劳,早出工、晚收工,而且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善于利用分散起伏的小蜜源。另一方面,中蜂的产卵育虫习性较灵活,能适应蜜粉源的变化。因此,中蜂消耗食料较省,一般不需喂糖。即使蜜源条件略差,管理粗放,也能生产,具有“大年丰收、平年有利、歉年不赔”的稳产性能。
其四
中蜂抗螨性强。在福建,大蜂螨寄生中蜂已有长久的历史,但受害并不明显,在自然情况下,感螨群仍可照常繁殖、生产。经长期生产实践,证实了中蜂具有较强的抗螨性能。 我国饲养西方蜜蜂的螨害问题,在防治方法上虽已基本解决,但毕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代价。
其五
中蜂能充分利用叶茶蜜粉源。叶茶原产我国云贵高原。栽培或野生的叶茶遍布我国南方,其花期流蜜,常导致西方蜜蜂幼虫严重死亡,断子垮群。土生土长的中蜂,久经自然选择,能充分利用之。冬季叶茶花期长达2个月,中蜂不但可以繁殖,尚可采蜜采粉。
其六
中蜂适宜定地饲养。在深山密林里,蜜源丰富,但交通闭塞,转地蜂场无法利用;而饲养中蜂,可以就地取蜂,就地取材,就地选点建场。在蜂闲季节,人力可以充分利用来兼营果、林,以及玉米、高粱,发展乌柏、漆、桐、茶等特产,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为蜂群提供四季不断的蜜粉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因此,具有一定蜜粉源条件的山区乡村,建立中蜂场最为有利,但是,中蜂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它与意蜂相比,主要缺点是分蜂性强,抗巢虫力弱,春秋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好咬毁;日脾,清巢性弱,盗性强,性情暴躁,产卵力弱,失王后易出现工蜂产卵。
二,中蜂巢虫病的防治技术
1,饲养强群
强群对巢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饲养强群的基本方法是随时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蜂群内分工合理,同时必须保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这样,即使蜂群遭受巢虫危害,由于其群势强壮,子脾面积大,受巢虫危害的面积相对小些,损失不明显,从而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养蜂生产。
2,选用优质蜂王
中蜂一般一年换两次王。大多数蜂场自己育王,多年保持自繁自养的状态,致使本场内种性退化,蜂王维持群势能力、产卵力、蜂群抵抗病敌害的能力下降。因此,有条件的蜂场,一般两年引进一只优质的种王,以增强蜂场内的遗传优势,提高蜂群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加强管理
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切断其繁殖路径,狠治巢虫。
(1)及时更换新脾,淘汰旧脾,可以有效地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特点,蜂王优先在新脾上产卵;巢脾过旧,工蜂就会将黑旧的巢脾咬掉。工蜂咬脾,蜡屑堆积箱底,给巢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因此,在蜂场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清扫蜂箱底部,收集蜡渣、赘脾、老巢脾,并及时化蜡。
(2)及时杀死蜂箱、巢脾中的巢虫卵和幼虫。用酒精喷灯烘烤蜂箱,将隐慝在蜂箱缝隙的巢虫卵和幼虫彻底消灭。同时,将抽出的可用巢脾放入-7℃以下的冷库中(北方一般在冬季的夜晚,将巢脾搬出室外冷冻一夜即可)冷冻5-7小时也能达到杀灭隐藏在其中的幼虫和卵。此外,中蜂生产的巢蜜中常隐藏有巢虫卵和幼虫,采用冷冻方法杀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及时消灭巢虫的成虫—蜡螟,也能防止巢虫滋生。巢虫一般在夏秋两季较多。蜡螟多在夜间从蜂箱缝隙及巢门钻入蜂箱,在蜡渣上产卵。
①修补破旧的蜂箱,堵塞蜂箱缝隙,傍晚用稻草将巢门遮掩或关闭巢门,防止蜡螟夜间爬入箱内。
②养蜂人员应经常用蝇拍拍打蜡螟。
③利用蜡螟的趋光性,天黑后,在放置蜂具的屋子里,用手电筒照亮墙壁的一角吸引蜡螟,发现一只打死一只。
④将糖与纯蜂蜡1:1比例的糖蜡浆,放在蜂场里,引诱蜡螟前来吸食,使其溺死其中,也可以杀灭部分蜡螟,减少巢虫密度。但白天必须收回,避免工蜂前来采食,引起盗蜂。
(4)仔细查找巢脾上的巢虫,将其杀死。被侵害的巢脾,查出隧道后,用镊子取出巢虫并杀死;或者将巢脾放在凉水中浸泡,也能杀死巢虫;对于那些还没蛀出隧道、生活在粉脾上的小巢虫,可将蜂抖落掉,将巢脾放在阳光下,巢虫一见光,马上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彻底杀死巢虫,但应注意防止蜂王丢失。
4,药物防治
(1)熏蒸法。对抽出的多余巢脾及换下的蜂箱,应及时保存并做熏蒸处理。
①每箱用5-10克的二氧化硫燃烧产生的烟雾,对蜂箱、空脾密闭熏蒸30小时。
②用90%的冰乙酸(冰醋酸)或96%的甲醛蒸汽熏蒸巢脾及蜂箱30小时,能够有效地杀死缝隙中的越冬幼虫和病菌。
(2)浸泡法。蜂箱及空巢脾用5%的石灰水或1%的烧碱溶液浸泡30小时,然后洗清后晾干,可以消除隐藏在其中的越冬巢虫。
(2)中草药防治巢虫。
①将百部20克浸入到500毫升60%以上的白酒中,放置7天。用洁净的水将浸出液稀释一倍喷蜂及巢脾,以有薄雾为度,3天一次,3-4次为佳。
②每箱放10粒左右的八角果,也可起到防巢虫滋生的作用。但八角果的气味容易消失,应经常更换。
4、对遭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可用专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消灭巢虫。取5克巢虫净,加水稀释至1500毫升,喷洒巢脾,晾干后保存。若在流蜜期,可取出巢脾后抖落蜜蜂再喷药,晾干后放回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