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别名白僵虫、僵虫。白僵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蚕病,凡是有蚕茧生产的地区都有白僵病和僵蚕,随着养蚕技术的提高,消毒防病的加强,僵蚕几乎绝迹,医药部门为了满足人民用药需要,曾先后在海南、江苏投资,开始人工培养药用僵蚕。

  僵蚕味咸、辛,性平。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等症。

  一、僵蚕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成虫又叫蚕蛾,体长16—23毫米,展翅宽39—43毫米。头小,复眼黑色,半圆形。触角羽毛状。口器退化。翅2对,前翅较大,略成三角形,后翅较小,略成圆形,翅面有白色鳞片。雌性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性腹部狭窄,末端稍尖。雄体分8节,雌体分7节,各节侧面有新月形的气门1对。末端有交尾器。跗节5节。有1对黑褐色的爪。幼虫叫桑蚕,圆筒形灰白色,由13节组成,前3节是胸部,后10节是腹部。头部有触角1对。嘴有一对几丁质的大颚,大颚下方中央,有白色的吐丝管。口器咀嚼式。在桑蚕的胃部下方两侧有管状物,叫“丝腺”

  (二)生活习性

  蚕蛾成虫白茧内羽化,不取食即交配产卵,以卵越冬。卵孵化后,成幼虫,叫“桑蚕”,以桑叶做食料。桑蚕经过4天休眠后,丝腺发育显著,能制造丝浆。丝浆经过吐丝口分泌出来,遇空气就凝结成丝,由下唇须缫丝成茧。蚕结茧后,化成蛹,浓褐色,外有几丁质的外骨骼,受刺激时,能左右摆动。蛹经过5—6天,如果不收茧杀蛹,就会羽化成蚕蛾。蚕蛾咬破茧,爬出茧外就是成虫。

  僵蚕的形成是家蚕的幼虫(即桑蚕)被一种叫白僵菌的分生孢子附着在蚕的皮肤上,这种孢子,遇到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经过6—8小时就发芽,生出芽管,侵入到蚕体中去,形成孢子,摄取营养,蚕就逐渐衰弱死亡。蚕死后,由于菌丝的蔓延和大量繁殖,吸收养分和水分,使蚕体干燥,同时,菌丝分泌的草酸钙,堆积在尸体内,促使尸体硬化,于是就变成粉白色的僵直死蚕,这就是僵蚕。

  二、僵蚕养殖技术

  (一)白僵菌培养

  白僵菌属半知菌纲线菌目淡色菌科白僵菌属。菌种的来源,由僵蚕尸体上的白僵菌孢子,经分离选取优质单株菌落移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25—28℃的恒温下进行培养。经10天左右,将提纯分离所得的纯种在5℃低温下保存用于扩大培养。白僵菌的培养过程,用下列公式简示僵蚕养殖技术:

  带活孢子的僵蚕尸体(分离提纯)

  斜面培养基接种一级菌种(固体发酵培养)

  二级菌种(蚕体复壮)

  三级菌种(供生产接种用)

  (二)1—4龄桑蚕养殖技术及防病

  1—4龄蚕的饲养要特别加强蚕体、蚕座的消毒,防止小蚕发僵蚕病死亡。对僵蚕病的防治,除蚕室、蚕具消毒外,应重点抓住两个方面,即杀灭病源;切断感染途径和控制温度等发病条件。

  (1)消灭感染源

  病蚕、蚕沙要及时处理,旧簇具必须烧毁,蚕沙要挖坑沤制堆肥,商品僵蚕要及时烘干灭菌,菌种僵蚕要密闭保管,蚕室、蚕具要清冼消毒,防止病源体飞散传染。

  (2)使用防僵药剂

  防僵药剂的使用,是有效防止白僵菌侵入蚕体寄生的办法。一般每个龄期使用二次防僵药剂,如发现小僵蚕,每天使用一次防僵药,但眠中停用。

  (三)5龄响食后接菌

  (1)准备

  在蚕发育至5龄响食后首先要做好蚕补湿准备工作,调节湿度以求接菌后迅速达到一定湿度状态,以使白僵菌良好发育,迅速进入蚕体。

  (2)菌液调制

  接菌之前测定菌种僵蚕的孢子数,做发芽试验测定菌种的毒力,按照孢子数的多少和菌种毒力的大小,确定合理的菌种加水量。按照所需水量先取三分之二,把菌种僵蚕浸入水中充分擦洗,洗到僵蚕体上白色粉末全部洗落为止,用滤纱滤去蚕组织及粗碎片www.cYone.com.cn/,再用余下的水冲洗滤纱及蚕体组织,使孢子充分洗落,最后用铜丝筛过滤,即可使用。菌液在接菌前1—2小时配制好。洗落孢子的僵蚕晒干后仍能人药。

  (3)菌液浓度

  菌液浓度根据菌种的毒力,不同品种的蚕五龄期的长短,接菌当时的温湿度条件灵活掌握。一般掌握在白僵菌孢子数每立方毫米3.6—6万个,干旱季节要浓,多湿季节要淡。

  (4)接菌量

  每0.11平方米蚕座面积喷菌液40—45毫升。干燥季节可以适当增加菌液量。

  (5)接菌时期

  五龄起蚕开叶之后3—5小时。

  (6)接菌方法

  用专用的农用喷雾器将菌液均匀喷于五龄开叶后的蚕体上,接菌后经10—20分钟给桑叶,16—20小时除沙,以保证有多湿环境,利于白僵菌孢子侵入蚕体,提高成僵率。

  (7)温湿度

  接菌后,温度保持24—30C,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经过一昼夜,恢复丝茧蚕培育的一般要求。

  (8)发病

  接菌后经3—3.5天开始出现病斑,首先出现在气门周围,使气门颜色变深,轮廓变大,渐至围绕气门扩大成黑褐色块状斑,周围油迹透明,还有病斑出现在尾部肛门附近或尾角变焦黑等,虫体一般在接菌后5—6天死亡,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发病早死亡快,温度低死亡慢。

  (9)僵蚕养殖技术注意事项

  ①接菌后至第1次除沙前的16—20小时内必须做好温度、湿度调节工作,春季温度不低于24℃,夏秋季温度不高于30C,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

  ②初死僵蚕的尸体尚未发红变硬以前,防止30'C以上高温,以减少细菌性烂蚕发生。

  ③接菌后仍需按照丝蚕培育的规定使用防蝇和防其他蚕病(臼僵病除外)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