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池要符合养蟹的生态要求
许多蟹池由稻田改造而成,其共同点是在稻田四周人工开挖窄而浅的小沟。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此类蟹池存在以下不足:
1、早春若不及时提高水位,田中央易长出大量旱草,使苦草或轮叶黑藻难以发芽着床和存活,且旱草淹水死亡后会败坏水质,极易引发纤毛虫病。
2、不利于捕捞。
3、池埂陡,不利于种植水草和投饵,不利于观察河蟹摄食和活动情况。
4、春季易滋生大量青苔且控制难度增大。
5、沟面窄、水浅。一般沟面宽仅2米,底宽1米左右,蟹池平均水深仅40~50厘米,最深水位仅80厘米左右,池埂不结实,渗漏严重,7~8月份需天天加水,并且池底水温很高,不适宜河蟹生存,增加了河蟹发病的可能性。
为适应河蟹的生态要求,稻田建成的简易蟹池应进行以下改造:改人力施工为机械放工,若土质保水性能差,在筑埂前先埋入防渗农膜,池埂坡度要小,面积大于20亩的蟹池建议修建二台,利于低水位时投饵管理,池底要平坦,呈一定斜坡,并在池底最深处安设出水管道。高产蟹池面积约0.5~1.0公顷为宜,最深水位不低于1.2米。防逃材料要求牢固耐用。
养蟹必读:养蟹稻田的选择
二、水草的生态作用要进一步增强
人工种植苦草养蟹技术现已推广至全国各养蟹区。我们经多年的生产对比认为苦草不是池塘养蟹的最佳水草品种。苦草尽管有生长速度快,种植技术简单,草种易获得等优势,但是最大的不足是该品种无再生能力。其种群的扩大主要依靠分蘖方式,极易被河蟹破坏,利用率也极低,特别是6月份以后,若投喂不当或蟹池环境不佳时,河蟹往往将苦草从底部夹断,使苦草纷纷漂浮水面。漂浮水面的苦草若不及时捞出,极易腐烂,进而败坏水质。清除漂浮的苦草用工量大,易耽误其它管理工作。在生产调查中我们发现:蟹塘在6月份以后半数以上难以发现有大量苦草,有的蟹塘已无苦草,水草的真正作用已就无从谈起。经实践证实蟹池中以种植轮叶黑藻为最佳。轮叶黑藻因每一枝节均能生根,俗有“节节草”之称,其再生能力特强,植株被河蟹夹断漂浮水面后能够重新生根而不会死亡,而且河蟹也喜爱采食。伊乐藻亦被生产实践证实是一个优良的养蟹水草品种。该品种生长期长,能再生,冬天亦不会枯萎。
在蟹池里除人工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外,也需种植部份漂浮水草以进一步增强降温及水体自净能力。漂浮水草以水葫芦为最佳,但要防止水葫芦过量繁殖而覆盖水面,水面覆盖率以控制在30%~40%为宜。
三、充分发挥螺类成为活饵及改善水质的双重作用
螺底栖,行动缓慢,净水能力强,在河蟹养殖中作用显著,起初养殖户均将螺蛳轧碎后喂蟹。事实上河蟹捕食活螺能力较强,在蟹池里投放鲜活螺蛳效果会更好,既提供了真正的鲜活饵料,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并维护池底环境,从而使池水更符合养蟹的要求,但是鲜活螺蛳受当地资源及季节限制无法按计划供应,且其繁殖期短、增殖速度慢。春季每公顷蟹池一次性放足4500公斤螺蛳,5-6月份以后螺蛳也会变得稀少,此外购买鲜活螺蛳成本也较高,综合以上方面的考虑并结合生产试验,我们认为在蟹池中移植苹果螺最为适宜。
苹果螺个体大,含肉率高,食性杂、生长快、繁殖期长,增殖倍数高。蟹池移殖苹果螺既能维护水质,又能足量提供营养价值高的鲜活天然饵料,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能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提高成蟹上市规格或使河蟹早日达到上市规格,利于早出售。
四、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蟹病
科学地进行蟹病防治是提高养蟹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为此养殖户在进行蟹病预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池水应适时消毒。可根据水质、河蟹健康状况适时用杀菌红、二溴海因、强氯精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或用消毒剂和生物制剂(光合细菌)交替使用的方法来控制蟹池水体中的微生态平衡。
2、不用国家禁用和对河蟹高敏感的药物。如:孔雀石绿、敌百虫、五氯酚钠、硫酸铜等,最好选用相关药物替代,如清塘宁(杀鱼、清塘),杀青苔(除青苔),甲壳净(防治纤毛虫),河蟹苗种浸泡剂(幼蟹消毒)等。
3、定期投喂药饵。要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最好使用河蟹专用内服药(如河蟹肝泰、蟹抖灵等)。
4、发生疑难病应及时寻专业人员指导,进行科学控制。切不可盲目效仿他人,并坚持对症用药1~2个疗程。
5、切实维护河蟹的体质,放养早期实行圈养,尽量使用高品质的配合饵料,自配料要添加脱壳素,河蟹添加剂、河蟹饲料预混料,水产专用维生素,益肝素等。
6、纤毛虫要及时控制,防止河蟹因纤毛虫病而引发其它疾病。
五、利用市场规律,创新生产模式
尽管近几年河蟹的销售价格在大幅度下跌,但是大规格河蟹价格降幅很小。其次每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这一时期是全年河蟹价格的最低谷,甚至此期中等规格河蟹价格低于6月份小规格的蟹价。第三每年4月至8月份河蟹市场上同规格雌雄蟹价格相同。第四每年11月份以后河蟹价格会不断攀升,春节前后价格最高。养殖户应很好地分析市场上的这些变化规律,并使生产顺应这些规律。为此,有必要对以往的生产模式进行改进:
1、放养密度适中,若蟹池能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可致力于生产大规格成蟹,亩放养量以300只左右为宜;若蟹池条件一般要考虑均衡上市,亩放养量可达500只左右。
2、河蟹达到性成熟时将雌雄蟹分池饲养,做好育肥及越冬管理,密切关注市场行情,适时出售。
3、彻底改变河蟹不成熟便不能上市的观念,普通养殖户的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之后获得经济报酬,应做到只要有市场需求就可以有河蟹供应。
4、4~6月份喂足高品质的河蟹专用商品饲料,6月份以后适量投喂活螺或鲜鱼,高密度蟹池在5月份开始陆续挑选河蟹上市,此时雌雄蟹同价,且能上市的蟹中以雄蟹为主,这不仅降低了河蟹密度,而且在10月份以后雌雄蟹价差大时存塘蟹价值会更高。
5、自育大规格幼蟹,使春放的幼蟹规格达到10克,甚至更大。为防止过多的幼蟹当年性成熟,夏秋季应坚持投饵,以防河蟹性早熟。
6、2~3月份可在蟹池中适量套养仔青虾,4~5月开始持续捕大规格青虾上市,这样每亩可增收达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