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淮河中下游区域有许多集中连片的池塘,在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中,许多单位和养殖户及时调整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河蟹是首选的品种,池塘养殖河蟹也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商品河蟹,安徽、江苏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生产方式与大中型水面人工放流相比,具有单产水平较高、饲养管理和起兵方便、产量集中有利于指销售等优点,适合一家一户独立经营。因此,池塘养蟹发展很快。到2002年,安徽全省已发展到3万多公顷。

从各地多年池塘养蟹生产的经验教训来看,必须十分重视幼蟹种苗选择,十分重视蟹池的条件和防逃设施建设,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蟹池生态环境,科学和合理的饲喂,才能取得成蟹养殖较高的产量和较大的上市规格,才能获得较大的池塘养蟹经济效益。

相关阅读:稻田捕捞成蟹

1、产量目标及幼蟹成活率

池塘养殖商品河蟹的产量平均每亩应在40-50千克,即每公顷应在600-900千克。幼蟹的成活率达到50%以上。

2、规格目标

商品蟹出池规格要整齐,附肢健全,规格应全部在100克以上。其中,125克以上雌蟹个体和150克以上雄蟹个体占70%。河蟹的商品率达到90%以上。

3、河蟹的质量目标

池塘养殖的商品蟹品质要优良,体色背甲青色、青灰色,腹甲白色、灰白色。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煮熟食用时,无异味。商品蟹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安全卫生指标要符合《NY5064-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的要求,农药、重金属的含量应符合《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的要求。

4、环境目标

养殖池塘的水质,在养殖过程中自始至终是清洁的,任何时候从养蟹池塘排出的水对周围环境均不构成污染。水草的覆盖率应保持在40%以上,而且水草的品种结构应当是河蟹喜欢摄食的,或对于河蟹栖息有帮助而无害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