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鱼选择

用于繁育的鳝种,雌鳝宜选择体长35厘米以上,重50-150克,腹部膨大有透明带,生殖孔红肿的鳝种,有卵粒者最佳;雄鳝宜选长55厘米以上,重150克以上,腹面有血丝斑纹,挤压腹部能流出透明液,镜检可见精子的鳝种。以2-3条雌鳝搭配1条雄鳝为宜。

黄鳝养殖:六招搞定黄鳝多产卵

二、催产繁殖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充气,增大换水量,调整养殖密度以及提供优质饵料等措施,对种鳝自然催产,可明显提高其繁殖力。有条件者,还可一次性注射LRH-A,雌鳝每50克体重注射10微克,雄鳝每尾注射15-25毫克,雄鳝比雌鳝早24小时进行胸腔注射。注射时,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催产效果最佳。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或网箱中暂养,水深20-30厘米,日换水1次。水温25℃时,36小时后手摸雌鳝腹部,感到卵已游离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黄鳝繁育六步骤

三、人工授精

一手用毛巾握住雌鳝前部,另一手向后挤压腹部,如遇泄殖腔堵塞,可剪开泄殖腔,再进行挤卵,挤出的卵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缸或面盆中。杀死选好的雄鳝,将精巢剪碎磨细,用100目筛网包住剪碎的精巢把精液挤入盛卵容器中,充分搅拌5分钟,用清水洗去精巢残余和血污,将受精卵放入可控温度的孵化器或室内进行孵化。不论卵子多少,至少要用2尾以上的雄鳝授精。

四、控温孵化

孵化水深以10厘米左右为宜,中途宜经常换水,但温差不得超过4℃。胚胎在不同阶段耗氧量不同,越到后期耗氧量越多,应使用增氧器增氧。孵化所需时间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越高孵化所需时间越短。如22℃需288小时出苗,26℃时只需134小时,水温达30℃时则更短。

下面详细介绍三种常用孵化方法:

1、滴水孵化

是在静水孵化的基础上,不断滴入新水,增加溶氧,改善水质。具体做法是:提前一天在消毒清洗的器皿底部均匀铺上一层经清水洗淘、阳光暴晒的细沙;从水龙头接出小皮管,用活动夹夹住皮管出水口,以控制水流滴度,将受精卵转移至铺有细沙的器皿中;打开水龙头,调节活动夹至适宜水滴速度。滴水速度视孵化鳝卵多少而定,若用脸瓷盆,一般为30-40滴/分钟,至第四天后调至50-60滴/分钟。总之,视水温情况调控滴水。孵化的器皿最好有溢水口,要经常倾掉部分脏水。

2、静水孵化

水位控制在10-15厘米。一般人工授精率较低,未受精卵崩解后,易恶化水质,应及时清除。因是封闭型容器,要注意经常换水,确保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换水时水温差不要超过3℃ (每天换水2-3次,每次换水1/2-1/3) , 胚胎发育过程中,越到后期,耗氧量越大,需增加换水次数(每天换水4-6次)。受精卵在静水孵化,管理得当,均能孵出鳝苗。

3、流水孵化

于木框架中铺平筛网,浮于水面上。把鳝卵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拣出污物、杂质。以筛网上均匀附有薄薄一层卵块为宜,筛网浮于水泥池中的水面上,即可孵化。将鳝卵的1/3表面露出水面。并保持微流水,水泥池一边溢水,一边进水。

若是鳝产卵较多,可用孵化桶流水孵化。孵化桶是一种专用孵化鱼苗的工具,下面底部进水,上面有网罩过滤出水,靠水的冲力把鳝卵浮在水中,水的冲力不能太大。

五、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宜用水泥池,水深30-40厘米以上,上沿应高出水面20厘米以上,池底至少有20厘米厚底泥。池内适当施入少量粪肥水供丝蚯蚓繁殖,水面放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0尾左右,开口饵料以丝蚯蚓为主,也可投喂浮游动物或鱼肉浆、蛋黄粉等,切忌大小混池,以免自相残杀。常加新水,12个月后,鳝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至成鳝池饲养。

六、疾病防治

鳝苗很少发病,但若管理不善或环境不良时,易发生水霉病、昏迷症等。水霉病用3%-4%食盐水浸泡3-4分钟即可消除;高温季节则可采用遮阴降温,勤换池水等办法防止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