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鳞病又称松球病、鳞立病、松鳞病,是鱼体受伤后感染细菌,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鳞片竖立的一种鱼病。
一、流行情况
当水质恶化、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主要危害鲤、宽额鲤、宽额鲫、鱥、 金鱼等;白鲢、草鱼有时也患此病。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我国的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等养鱼地区常有发生。发病时间为初冬至春季,气温在15℃以下,尤其在气温骤降时常暴发流行。网箱养殖鲤比池塘养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发病严重的网箱,死亡率可高达100%;池塘养鲤的死亡率一般为10%-35%,亲鱼池的死亡率有时也可高达85%。
养鱼:淡水鱼繁殖要把好四关
二、病原
竖鳞病的病原菌为豚鼠气单胞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生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孢。进行注射、创伤涂抹及浸泡三种途径均能致病,注射组的发病和死亡时间较短,在3-4天内全部发病死亡;创伤涂抹组则需7-10天,发病率和死亡率为60%;浸泡组的时间最长,需20-30天,且在试验中间要进行降温处理,才会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为40%。
该病的病原菌为水型点状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近圆形,单个,极生单鞭毛,有动力,无芽孢。
三、症状
病鱼体表粗糙,鳞片向外张开;疾病早期仅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主要为鱼体前部的鳞片;严重时则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聚有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充血;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顺着与鳍条平行的方向稍用力摸,液体即喷射出来;皮肤轻度充血发炎,脱鳞处皮肤形成红色糜烂;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腹水,腹水多时可占鱼体重的20%左右;病鱼贫血,肝呈土黄色,鳃、脾脏、肾脏的颜色均较淡。严重时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
四、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必须用显微镜检查鳞囊内渗出液,见有大量短杆菌即可做出诊断。必须注意,当大量鱼波豆虫寄生在鲤的鳞囊内时,也可以引起竖鳞症状,用显微镜检查鳞囊内渗出液,即可加以区别。
五、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
2、加强饲养管理,放养密度应适当,保持优良水质,投喂优质及适量的颗粒饲料,提高鱼体抗病力;
3、在捕捞、搬运时应细心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如发现鱼体已受伤,应及时外泼一次消毒药;
4、发现鱼体表有寄生虫寄生时,应及时将寄生虫杀灭;
5、亲鲤产卵池在冬季要进行干池清整、并用漂白粉消毒。避免鱼体受伤,保持水体清新;
6、在秋季鲤停食前1个月,每千克鱼每天用2毫克灭活菌苗拌饲投喂,连续投喂1个月,于沉箱前和来年起箱后统计竖鳞病的发病率,对照组竖鳞病的发病率为55%,而免疫组的发病率为5%对照组及免疫组各养鲤1万尾、,差异十分显著P<0.001,口服灭活菌苗可使鲤竖鳞病的自然发病率降低50%左右。
六、治疗方法
(1)外用药:任选下列1种药,隔天泼1次,共泼1-3次;
1、全池遍洒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3-0.5克;
2、全池遍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体放药1克要先用柠檬酸或醋酸活化后再泼;
3、全池遍洒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每立方米水体放药2-4克;
4、全池遍洒漂粉精含有效氯60%,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5-0.6克;
5、全池遍洒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克;
6、用3%食盐水浸浴鱼体10-15分钟;
7、在1立方水中放硫酸铜5克、硫酸亚铁2克、漂白粉10克浸洗病鱼10分钟左右。
(2)内服药:在外泼消毒药的同时,必须投喂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可以任选下列1种;
1、每千克饲料中加2-3克复方新诺明拌饲投喂,连喂4-6天,其中第一天用药量加倍,每天喂2次;
2、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4克磺胺-6-甲氧嘧啶拌饲投喂,连喂4-6天。其中第一天用药量加倍;
3、亲鱼患病严重时,可以腹腔注射或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千克鱼注射20毫克,或每千克鱼注射治鳖灵Ⅱ号3毫升。
春季是竖鳞病的高发季节,应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下列措施可有效防治该病。
1、预防措施主要加强越冬的育肥,尽量缩短停食期,越冬后要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
2、早春清塘时挖出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3、在捕捞、过数、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放养前可使用2%~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鱼种4~10分钟。
4、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溶液1~2次,使池水的PH值维持在8左右。
5、发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以缓解该病病情。
6、按常规用量全池泼洒池塘消毒剂“强效菌毒灵”或“强效杀灭海因”,每亩.米水体使用“强效菌毒灵”或“强效杀灭海因“100~150克。
7、拌饵内服水产专用“鱼虾灵菌”,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鱼虾灵菌”2~4克,连喂5~7天。
8、亲鱼可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公斤鱼体用量为20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