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素有“水中人参”之誉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由于泥鳅养殖效益好,我国湖北、江西、江苏、湖南、安徽等地开展了泥鳅的规模化繁殖与饲养技术研究,很多地区出现了泥鳅养殖热潮。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模式就是利用泥鳅独有的生理特性,在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该模式具有饵料来源广、易于管理、发病率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湖北省沙洋县的养殖户采用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该模式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关阅读:稻田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养殖泥鳅的池塘应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土质为粘土质、弱碱性底质、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面积以1-5亩左右为宜。池底淤泥20~30厘米,池深70~100厘米,水深0.5-0.6m,池壁泥土应夯实。沿塘内四周用20目的聚乙烯网片围住,网片下端埋至硬土中,上端高出水面20厘米,可有效防止泥鳅逃跑和敌害生物进入。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出水口用塑料管控制80厘米高水位,待超过水位后,自动排出。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

二、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10~15天,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时,先将池水抽干,翻耕池底淤泥,检查有无漏洞,然后每亩池塘(水深10厘米)用生石灰70-80kg,化成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清塘7天后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经滤网过滤,防止野杂鱼混入。进水后开始施基肥,每亩施干鸡粪100kg或经发酵腐化的牛、猪、羊粪肥150-250kg,用以培养浮游生物,供泥鳅下塘后摄食。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水色以黄绿色、看不见池底泥土为宜,以后视水质肥瘦适当施肥。

三、苗种放养

放养的品种最好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4月份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即可开始放养,每亩放养规格为70-100尾/kg左右的鳅苗,一般每亩放养量为3万-5万尾。鳅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消毒,浸洗时间为5-10分钟。同一池中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均匀整齐,体质体色好,健康无外伤,具体放养量要根据池塘和水质条件、饲养管理水平、计划出池规格等因素灵活掌握。

四、水质调控

养殖池水质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与发育极为重要。池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20-30厘米为宜,酸碱度为中性或弱碱性。当池水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就应追施有机粪肥,增加池塘中的桡足类、枝角类等泥鳅的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小于20厘米时,应减少或停施追肥。当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时,要及时注入新水,更换部分老水。泥鳅最宜生长水温为23℃-28℃,当池塘水温高于30℃时,泥鳅便会停止摄食,钻入池底淤泥中避暑。为了延长泥鳅的生长时期,在饲养过程中的高温季节,应经常加注新水。

五、饲料投喂

泥鳅为温水杂食性鱼类。在进行池塘饲养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外,还应投喂鱼粉、鱼浆、蚕蛹、猪血、动物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豆饼、麸皮、米糠、菜饼、豆渣等植物性饲料,也可用人T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饵料。日投喂量掌握在鱼体总重的2%-10%,具体情况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次日凌晨不见剩食或略见剩食为度。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取植物性饵料为主,约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 时,植物性饵料应减少到30%一40%。在泥鳅摄食旺季,不能让泥鳅吃得太多,因为泥鳅贪食,吃得太多会引起肠道过度充塞,影响肠的呼吸。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高温季节应在食台上搭遮荫棚。

六、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苗种放养前最好用2%-3%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10分钟,以杀灭其体表的病原体。每20天用20g/m3米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每半月用漂白粉1g/m3消毒食场一次。定期用1%的聚维酮碘全池泼洒,使池水达到0.5g/m。发现泥鳅摄食和活动异常,应及时诊疗,正确对症下药。

七、捕捞运输

泥鳅一般饲养4个月左右时间体重增至鳅种的2-3倍时即可收获,若市场行情好也可提前收获,随后放养下一茬泥鳅苗种。用笼捕和冲捕效果较好。鳅笼用竹篾编成,笼长30厘米,直径9厘米左右,笼口装有能进不易出的倒须,另一端出鱼口直径约2厘米。捕鱼时,先在笼内装入泥鳅喜食的饵料团块,并堵住进鱼口,将笼沉入集鱼坑中,每隔0.5-1小时起笼取鱼1次,不要间隔时间太长,以防止笼内泥鳅过多窒息而死。冲捕是在靠近水口的地方设置鱼网,然后从进水口放水,用微流水刺激泥鳅,因其有逆水逃逸的特性,所以泥鳅在进水口附近集群,待一定时间后可将鱼网提起而将泥鳅捕获。运输一般采取干法运输,即把泥鳅装在容器内,保持皮肤湿润,可作近距离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