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以其鳞甲入药,具有消肿排脓、通经下乳、通络散风之功效,常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乳汁不下,瘀血经闭、风湿痹痛等。

  1 生物学特性

  穿山甲属哺乳纲,麟甲目,穿山甲科。除腹部及四肢两侧外,全身覆盖着瓦状角质鳞片,背部隆起,尾巴短而粗,头小嘴尖,无牙齿,舌头细长而柔软,善于伸缩,表面布满带有腥味的粘液,常伸入洞内舐食白蚁。四肢粗短,足有5趾,爪坚硬锐利,挖土时前爪挖土,后肢把挖松的泥土向后推出,以覆盖脚印。

  穿山甲生活在丘陵及山地的树林,灌木丛中,若遇敌害,身体蜷缩成团。行走过的草丛都被压向前倾,并带有泥土。特别擅长捕食白蚁,能通过嗅觉发现100m远的白蚁巢。它在蚁巢前躺下作假死状,舌头上分泌腥味粘液,将白蚁引诱入全身鳞片,然后跳入水中将水中浮起的白蚁吞食。

  2 交配与繁殖

  穿山甲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春、夏季为繁殖盛期,交配3个月~4 个月后产仔。一年最少2胎,每胎1只~2只。初生仔无鳞,色白,以母乳为营养。到1月龄时,幼仔的鳞片逐渐角质化变为黑褐色。体重约200g。2 月龄时,幼仔随母外出觅食。6月龄,体重达2kg时可独立生活。

  3 饲养管理

  3.1 饲养场地建设

  选择潮湿、阴凉、背风、无沙石土层的地方建场,先将表面的土壤挖出,直到硬底为止。然后用生石灰、粗砂、打成混合泥土,晒干后用水泥和洗过的细河沙浇筑成光滑的水泥土地板,然后用砖块在筑好的水泥地板四周砌起高1.5m以上的围墙,四周用水泥抹面,使其表面光滑,以免逃逸。最后将表土放回场内,堆成假山,山上栽树木、葡萄和杂草。新建场地树木和杂草未成荫时,应在假山上搭凉棚,其枝叶不能伸出墙外或靠近墙壁。墙内的假山不能超过1.5m高,应离围墙1m以上。假山旁建1个小池,供穿山甲喝水及游泳。假山上放置牛粪和腥味食饵诱引蚂蚁等虫类。场地大小以饲养量而定,每10m2不宜超过2对。

  3.2 种苗来源

  除向养殖户订购外,也可从野外捕捉,方法有两种:

  3.2.1 早上在阴凉潮湿的树林丛中及有蚂蚁出入的地方寻找穿山甲的行踪,一旦发现,只要抓一把泥沙打到它的周围及身上,就能使它受惊而蜷作一团,随手可捕。

  3.2.2 如发现草丛或树木都被压向前倾,并且粘有泥土,地面留下爪足趾印,顺路而行即可找到它的洞穴。洞口见有一大堆新鲜泥土,就表明穿山甲还在洞内。由洞口直进1m后便转弯伸延。挖掘此洞便可一举捕获。

  3.3 饲养管理

  勤喂养,勤观察,每天把水池内的水装满,将食物投放在凉棚上或假山上,待穿山甲夜间食用。也可在场内假山上埋一些易腐烂的腥味东西,诱引蚂蚁等昆虫,或在场内安装夜光灯,晚间招来飞蛾等昆虫供穿山甲食用,还可以人工育虫喂养穿山甲,方法如下:①在场内假山上挖宽40cm 、深50cm的壕沟,长度不限,壕沟内放入松针叶和落地的树叶,覆盖2cm厚的的碎土,然后淋洗米水、泔水或剩粥等,以后每天淋水一次保持湿润。10天后,蚂蚁(特别是白蚁)便聚集到壕沟里。扒开一段壕沟喂1次,喂完后重新盖好,可连续育虫3次~4次。②把稻草切成1cm~2cm长,煮1h~2h 后埋入20cm深的土坑内,盖上5cm厚的污泥,糊好封严。每天在土堆上淋1 次洗米水。10d-15d开始生虫,开坑让穿山甲吃完后,再照样封好,浇水,可连续育虫4次~5次。③把晒干的牛粪拌上5%的米糠和烂塘泥,堆成小堆,3d-5d可生出小虫。虫被吃完后照样堆好,可重复5次~6次。④将新鲜鸡粪与5%的米糠或麦麸拌匀放在苍蝇较多的屋角地板上,平铺10cm~15cm厚。1周后就长出大量蝇蛆。收集饲喂后,仍旧摊平,淋少量的粥或米汤,可重复6次~7次。⑤用鸡毛、酒糟、垃圾等加水混合拌成半糊状堆沤,用烂泥盖好。10天后就长出小虫。鸡毛、酒糟越多生虫越快。

  4.疾病防治

  穿山甲患病较少。新捕的穿山甲会因为拒食而饿死。或勉强采食不适的人工饲料而患胃肠疾病。还有一些因不适应地面温度变化而患肺炎。如遇穿山甲拒食,应灌喂混合饲料,配方是:水解蛋白质1.5g、葡萄糖3g、复合维生素B2.5g、加水7ml~8ml,溶解备用。以上是体重2.5kg的穿山甲1天的灌食量,经2周~3周灌食后,再在鱼糜或蚯蚓中逐渐加入永久性饲料。配方为:蚕蛹粉50%、熟鸡蛋5%、奶粉5%、干酵母10%、表层土壤25%、干槐叶粉5%、多种维生素0.02%、生长素0.05%等,研成粉末拌匀,喂时加水40%~50%,喂量由少到多,保证饮水供应。对患胃肠病、肺炎的穿山甲分别进行对症治疗。

  5 加工

  将捕获的穿山甲杀死,割下整张甲壳置沸水中烫煮,取下鳞甲清洗晒干,另将砂子置锅内炒热,加以甲片炒至鼓起黄色泡时取出,筛去砂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