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黑斑病”在蜈蚣人工养殖中是很常见的病害。特别是夏季,人工养殖池内易造成霉菌大量滋生,管理不当会导致蜈蚣发生“黑斑病”。大概率会造成当年出生的小蜈蚣批量死亡,有时成年大蜈蚣也会感染这种霉菌病而致死。据统计,野生蜈蚣鲜发此病。所以,目前多数认定“黑斑病”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
蜈蚣养殖:蜈蚣的病害和敌害防治方法
二、症状
“黑斑病”初发于蜈蚣胸板(或称腹板)或两个体节折叠的皮膜处。发病早期会有些黑色或绿色小斑点,随着斑点逐步扩大,蜈蚣全身逐渐失去光泽,食欲下降,直至腹面变黑而死。
1、患黑斑病的蜈蚣,仔细观察蜈蚣关节上和蜈蚣肚皮上会有些小黑点,黑点不大,小的只有圆珠笔尖大小;
2、患病蜈蚣和未得病蜈蚣比较,患病蜈蚣肚皮呈黑黄色无光泽,健康蜈蚣肚皮呈黄白发亮;
3、病蜈蚣次日不喜欢回洞;
4、病蜈蚣的脚会慢慢往肚皮里面弯,只要弯到90度以上,基本就死了;
5、患黑斑病的蜈蚣,喜欢用嘴咬自己的腿和关节,可能是患病后,病菌致痒的缘故;
6、病蜈蚣行动迟缓,对外界各种刺激反应迟钝;
7、患病蜈蚣头上2根须像后面弯,直不起来。
三、预防
1、幼蜈蚣预防该病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小容器养殖,可用桶养、杯养,便于取食,可预防大面积传播。
②低密度养殖,每桶养100-200条,对于蜈蚣排泄物等可自然降解,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③饲养土湿度控制在15%-20%,并结合日常消毒。
④饲养环境清洁卫生,特别是幼蜈蚣蜕皮前,发现环境霉菌大量滋生应及时换土。
2、养殖池修建,为防病菌侵入,不要放入牛粪等农家肥料和鸡毛、鸡骨头等。多雨季节,应保持通风,及时清除残留池内的饲料及霉菌大量孳生物,防止霉变。
3、养殖池内霉菌大量孳生的重要原因是养殖环境差。而造成污染的因素之一,是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病菌传播。因此,一方面要总结经验,降低养殖密度;另一方面应保证养殖池内环境卫生。梅雨季节,经常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患“黑斑病”的个体蜈蚣,立刻取出,加以消灭。病情不严重的话,可把蜈蚣放在干燥容器内隔离饲养,不用治疗即可自愈。对感染严重的,应立刻取出灭杀,以防传染其它健康蜈蚣,减少死亡率。
4、养殖池内(巢外)用紫外线灯照射加以预防或辅助治疗,可有效杀死致病霉菌,防病治病。
四、治疗
发现病蜈蚣,为切断传播,应立即隔离。
1、用0.25g红霉素片、金霉素片研粉加水600ml饮用,每日两次,连续3-4天。
2、用红霉素、金霉素加水研开喷洒在砖头瓦片上。同时注意环境卫生、水质。
3、可把治疗霉病药物和食物拌匀,以饲喂患病蜈蚣。
4、用氯霉素0.25g、土霉素0.25g、食母生0.6g,一起磨细拌饲料虫连喂7天,对严重者应分离喂食。也可选用制菌素、两性霉素、放线菌酮和克念霉素等乳化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