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以来,我市罗非鱼收购价格持续低迷,去年同期500克以上的罗非鱼每公斤收购价突破10元,目前只在7元多徘徊。
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受国际市场低迷影响的外因,主要的内因是多年来加工厂与养殖者的双输博弈。
养殖户被迫低价出鱼
“今年春节,罗非鱼500克以上的收购价每公斤9.4元,我都舍不得卖掉。按照往年的鱼价行情,清明前后还可以卖到更高的价格,谁想到价格越来越低,直到现在每公斤7元多的收购价,撑不下去了,只能低价卖掉!”近日,廉江市罗非鱼养殖户钟玉向记者反映。据他透露,像他这样不敢长久囤积(增加成本)只能低价出鱼的养殖户有不少,这些低价出了鱼的养殖户,目前也不敢投放鱼苗,不少鱼塘放空着。
钟玉给记者算了一笔成本账,他说一般情况,饲料成本在2.9至3.0元/斤;塘租800元/年,以亩产2000斤,养殖一年两造或两年三造,塘租成本0.2至0.3元/斤;种苗成本约0.1元/斤;精养日常管理需要人力少,人工等其它费用约0.1元/斤。综合成本约在3.4至3.5元/斤。5月13日,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秘书长岑坚给了记者一份当天的罗非鱼加工厂收购价数据:罗非鱼300克到500克每斤3.3元,500克以上每斤3.8元。按照这样来算的话,养殖户是没钱赚的。
罗非鱼价为何持续低迷?
罗非鱼产业是我市一大特色出口产品,但优势产业未能带来丰厚利润。从大环境来说,虽然我国罗非鱼产业在全球占据着养殖方式先进、育种技术领先、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明显优势,但这些并没有给行业带来丰厚的效益,反而出现企业利润微薄、产业风险加剧的现象。岑坚告诉记者,行业风险加剧,导致罗非鱼产业大面积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市场消费不景气。我国出口的罗非鱼产品以冻鱼片为主,美国和墨西哥市场占我国70%以上的出口份额,作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市场消费能力明显下降,拼命打压进口水产品价格是外因。贷款利率提高和劳动力、原辅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增加了水产企业运行成本,使这个行业雪上加霜。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恶性竞争剧烈。由于前几年罗非鱼加工出口效益可观,导致了罗非鱼加工企业数量增长,目前,全国罗非鱼年加工能力超过150万吨原料,但去年实际加工量仅合70多万吨原料,由于产能的过剩,企业间争抢订单,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严重是内因。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确实发现有些生产饲料并收购鱼的加工厂,在收购不是该公司客户的鱼的时候就相应压价。三,企业无序竞争,调控手段空缺。企业为了争夺订单展开价格战,加工厂为了降低成本,靠增加冰衣厚度、使用过量保水增重剂等手段冒风险降低成本。
“各级行业协会曾发布自律公约、最低限价,但由于缺乏监管手段,最终还是落空。这样的情况下,鱼价能不跌吗?”岑坚说。
规范管理迫在眉睫
“养殖户要保障利润,必须要科学养殖,更要规范管理。除了规范养殖户,也要限制加工厂数量。在国外的水产进出口协会,都是集体拿订单,然后给加工厂分配额,再通过加工厂链条收购养殖户的罗非鱼。风险系数减低不少。”岑坚说,水产进出口协会的功能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此外,加入该协会的会员(养殖户或者加工厂),也必须要做到:1、凡涉及罗非鱼出口备案养殖场企业,在养殖过程中禁止使用磺胺类等禁用药物。2、加工出口罗非鱼企业抵制采购检出磺胺残留的罗非鱼原料。3、根据罗非鱼主要进口国日趋严格的检验规定,加工出口罗非鱼企业不再使用多聚磷酸盐等保水剂为添加剂。4、切实执行最低保护价。以海南、湛江、茂名、广西主要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上报材料为参考,协会每季度发布罗非鱼出口指导保护价格,任何企业不得以低于最低保护价对外报价,不得变相报价,不得采取“两道价”等欺骗手段扰乱行业经营秩序。如有违规,协会有权予以惩戒。5、建立保证金制度。企业将保证金汇至协会账户,对违规的企业实行罚款措施。
岑坚说,由于罗非鱼生产区域集中,希望以罗非鱼单一品种作为试行、示范品种,实行“由协会出具罗非鱼最低保护价证明,企业罗非鱼产品方可报关报检”的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