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大庆4月11日讯 鸵鸟,百度中注解:非洲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很快的鸟。

  然而,就是这种万里之遥的非洲物种,竟然在咱大庆也扎下了根儿。

  

不走寻常路——从养鸵鸟看大庆市特种养殖的“钱途”

 

  4月9日,记者来到让胡路区银浪牧场全兴鸵鸟厂,采访了远近闻名的鸵鸟养殖大王张开秀。

  一进厂门,就传来了机器马达声,循声望去,空地上,一台机器正在粉碎花生皮,工人师傅告诉记者:“俺们正给鸵鸟准备饲料呢!”

  再往远看,一个个宽敞的鸟圈内,一人多高的鸵鸟们行色各异:有的正迈着大长腿来回奔跑;有的站在一边休息,小脑袋东张西望瞅个不停;还有的在与同伴玩耍嬉戏……

  “现在,我这鸵鸟养到270只了,东三省就属咱这儿最多!”厂长张开秀迎了上来,自豪地介绍着。坐在炕头,记者脑中就冒出了大问号:这非洲鸵鸟在大庆这种高寒地带能适应吗?当时怎么敢尝试?

  “风险肯定有,但这种动物环境适应能力极强,问题不大,况且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打法,利润空间也很可观。”张开秀举了个例子:前几年,仅一枚鸵鸟蛋壳就能卖35元,它几乎相当于当时20斤鸡蛋的价格。

  敢闯、敢干的劲头,理性的思考,加上丰厚的利润,让张开秀走上了特种养殖之路。

  2003年,张开秀2万元起家,买了15只鸵鸟,租了三间房,开始了创业。

  一没疾病防治知识,二没鸟蛋销路,曾让张开秀一筹莫展。在让胡路区和银浪牧场的支持和帮助下,他问专家、看书籍,发短信、上百度,经过了一段时间波折,张开秀终于摸索出了养殖经验,也渐渐打开了销售市场。

  张开秀说:“鸵鸟身上都是宝贝:鸟蛋一个能卖200多块钱,鸟肉、鸟皮、鸟毛都很值钱。一只母鸵鸟,一年平均产蛋50枚左右,产值至少10000多块钱呢。”

  几年前,好“猎奇”的老张又引进了30只澳洲鸸鹋,这种更加罕见的禽类,现在也让他见到了高收益。

  如今,张开秀的厂子一年产值达到了140多万元,鸟雏、鸟蛋销往东三省各地。

  做大规模的老张又有了新打算。他把记者领到了厂内的一个展厅,里面展示的都是用鸵鸟蛋、鸟皮、羽毛等做成了工艺品和食品、日常用品。

  “我正在尝试延长鸵鸟产业链,近期一直在与食品、工艺品、日用品等企业联系,开发各类新产品,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大。”面对未来,张开秀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在商品社会,人无我有,始终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张开秀,不走寻常路,通过养殖很少见的鸵鸟,占领了先机、抢占了市场,走出了一条通往富裕的“绿色通道”。在我市因特种养殖受益的养殖户,远远不只张开秀一人。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研判、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各自乡镇、牧场特点,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产业,仅让胡路区养殖鸵鸟、鹿、山鸡、大雁等特种动物年出栏2万只以上。全市狐狸、貉子、貂等养殖产业正在形成集种源繁育、生产养殖、技术推广、科技培育、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体系。

  记者在采访时,感受到了张开秀收获的喜悦,也感受到了他对特种养殖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