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老总岗位上退下来,蔡根发改行当起了农民,不但养鱼虫、蚯蚓,还带领科研团队通过人工养殖水蚯蚓实现了城市污泥减量化治理。生态治污,成了年逾花甲的蔡根发新的事业起点,而且还让他成为上海市“2013年度创业新秀”。

  养老安居变创业新秀

  老蔡是“老三届”,在无线电设备厂当过厂长,曾连续4年被评为明星企业家。改革开放后,他又早早地创办起私营企业,自主发明生产的电动碎粪马桶系列产品畅销各地。退休后,当了半辈子企业家的老蔡本想过过轻松惬意的田园生活。没想到,农村近几年迎来发展的大机遇,闲不住的老蔡决心创业,在环境、民风俱佳的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与村里签约流转了9.97亩土地,成立了“上海耀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有了土地,干点什么?喜欢养鱼的老蔡想起自己买不到鱼虫的苦恼,决定饲养水产活体饲料—鱼虫和水蚯蚓。这点子在国内特种水产养殖的门类中绝对属于“小众”。

  鱼虫、水蚯蚓养殖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容易。光常见鱼虫的代表种类就有30多种,如隆线蚤、长刺蚤、蚤状蚤、短尾秀体蚤……为了培育扩大隆线蚤的种源,老蔡自己到野外捞来鱼虫,并学习如何在显微镜下将隆线蚤一粒一粒找出来;鱼虫繁殖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借鉴,老蔡就一次次请来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研究各种有益菌配比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老蔡最后采用生态化与工厂化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养殖的鱼虫鲜活洁净,远优于在受污染河水中捕获的野生鱼虫,很适宜观赏鱼食用。

  为让鱼虫迅速走向市场,细心的老蔡又设计制造出了鲜活鱼虫的无菌真空有氧包装法,以便运输、销售,鱼虫一问世就广受欢迎,很快占领国内的观赏鱼和淡水虾育苗市场。

  开启生态治污新征程

  更让老蔡开心的是,在养殖鱼虫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养殖的水蚯蚓竟能够净化城市污泥。于是,老蔡开启了水蚯蚓生态治污的征程。

  年过六旬的老蔡和上海海洋大学的一名博士、两名硕士、两名本科生组成科研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中华颤蚓可以在污泥中生存,但是在重度污泥中却不易存活,为了克服这个难题,科研团队通过稀释污泥,一步步对中华颤蚓进行低度污泥的遗传驯化,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和探索中,第三四代培育出的中华颤蚓终于能适应重度污泥环境,并吞吃污泥了。

  根据测试,那些含有重金属的污泥,经中华颤蚓吞吃后,排泄物变成了飘浮物,并且几乎不含重金属。在夜以继日的研究中,老蔡还发现,飘浮物收集后固化制造,可加工成坚硬异常的砖块,硬度胜过普通造房子的红砖。他将这种砖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民建造房屋、畜禽棚舍,铺设道路。老蔡表示,按理论测算,一个养殖中华颤蚓占地一亩的池子,一天处理污泥可达1吨左右。

  “我们正在寻找能够大面积试验的土地,但愿能再次得到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建成一条污泥生态治理的产业链。”老蔡说。

  现在,老蔡的“水产活体饲料人工养殖”项目已作为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示范项目”被市农委立项,还被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产学研”基地等。

  老蔡的中华颤蚓已经销往日本,但他更希望能让村里的农民获益。如今,他开始培训有意尝试水蚯蚓养殖的农户,向他们提供技术和种蚓,并保证每亩地年收益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