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育雏期湿度、通风、密度要求


  湿度

  舍内过于干燥,会造成雏鸡脱水现象,生长发育受阻,而且灰尘多,又易引起呼吸道疾病,雏鸡口渴,饮水量增加,采食减少,从而引起下痢。而湿度过大又容易诱发球虫病。因此,适宜的湿度对养鸡生产至关重要。一般一周龄内舍内湿度应为70%-75%,有利于雏鸡对剩余卵黄的吸收,防止脚趾干瘪,羽毛焦脆;随着体重的增加、采食和饮水的增多,以及呼吸和排粪量的增多,育雏舍容易潮湿,为防止球虫病的发生,相对湿度要逐渐降低,2周龄时鸡舍湿度应为65%-70%,3周龄时舍内湿度应保持在60%-65%,4周龄时湿度为55%-60%。

  判断室内湿度是否正常,除看湿度计外,可根据人的感觉和雏鸡表现来判断。若人入室后感到湿热,不觉得鼻干、口燥,雏鸡活动时无灰尘,则表明温度适宜。

  常用的增湿办法是在室内挂湿帘、火炉上放水盆产生水汽或直接向地面洒水。常用的降湿办法是加强通风换气,更换垫料,防止饮水器漏水等。

  通风

  要确保鸡舍内经常通风换气,除去有害气体。每天都要做到定时通风换气,通风前要适当提高舍温,特别是冬季通风和保温必须兼顾。冬季严禁用煤炉取暖,以防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通风要做到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即窗户在早、晚凉时小敞,中午热时大敞;有风时小敞,无风时大敞。当进入鸡舍时感觉气味刺鼻时,要及时敞开通风,同时注意保证舍内温度。在生产中一定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饲养前期要做到以保温为主,兼顾通风;3周龄后要加强通风,特别后期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室内通风是否正常主要以人的感觉来判断,看人进入鸡舍是否闷气及呛鼻子、刺眼睛、有无过分臭味等来判断。

  密度

  立体笼养饲养密度要求1-2周龄一般为60只/m2;3-4周龄一般为40只/m2,5-7周龄 为34只/m2,8-11周龄为24只/m2,12-20周龄为14只/m2。注意育雏期间,尽量减少转群,多采取逐步扩大育雏面积为妥,防止应激。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育雏期间密度不超过25-10(40-20只/m2)只/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