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肉鸭养殖驶上"生态路"鸭子住上"别墅"


  8月11日,记者随2014年港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山东莒县的日照大海鸭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只见一张厚度约30厘米的“地毯”铺在地面上,距离“地毯”50厘米左右的上方是一张网床,而鸭子就在网床上悠闲地踱步。

  这张“地毯”就是马德玲所说的“生态发酵床”。“生态发酵床养殖,让鸭子也住上了‘别墅’,鸭子的粪便通过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得到快速分解,整个养殖区没有异味,废水废渣实现‘零排放’。”日照大海鸭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侯海平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同等情况下,生态发酵床养殖比普通养殖,每只鸭多出2两肉,按照当前价格,每只鸭的价格相差7毛多钱,而1万只鸭,就差7000多块钱。”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治理农村水污染的重中之重。如何既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又保护百姓的生态环境?莒县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生产与生态兼顾,开展肉鸭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全面推广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粪便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让肉鸭养殖驶上“生态路”。

  搬迁,关停,改造……肉鸭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在莒县全面启动。为彻底改善养殖污染状况,莒县通过摸底调查,科学规划,制定了源头治理的工作方案,并绘制了肉鸭养殖规划图,因地制宜,划分出肉鸭养殖的禁养区、可养区、控养区,同时对各区域进行严格控制。

  在肉鸭养殖规划图上,记者看到,禁养区需关停取缔一切形式的肉鸭养殖场所,可养区内原则上不再新建肉鸭养殖场所,严禁在控养区和基本农田内新建肉鸭养殖场所,控养区和可养区内肉鸭养殖场所要一律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

  为让养殖户尽快掌握新技术,该县畜牧局研究制定科学的发酵床建设标准,并与县环保局联合举办发酵床建设和养殖技术培训班,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环保办等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各乡镇(街道)和县经济开发区组织养鸭户到发酵床养殖示范点参观学习。

  截至目前,全县共摸底查出养鸭大棚3312个,各乡镇的养鸭大棚正在积极改造中,根据规定,至8月25日,全县未经发酵床改造和改造不达标的肉鸭养殖场所必须全部停养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