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养鸭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饲养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特别是蛋鸭的饲养量,随着鸭蛋的营养价值逐渐被人们认可和了解后,蛋鸭的饲养量也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增长。尤其蛋鸭笼养更是加快了养鸭的进程,那么我国蛋鸭笼养存在的优势有哪些?蛋鸭养殖前景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我国蛋鸭笼养存在的优势及蛋鸭养殖前景来进行分析。我国养鸭业历史悠久,特别是我国作为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在养鸭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优势。
一、蛋鸭笼养是蛋鸭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蛋鸭养殖和消费第一大国。近年来,我国蛋鸭产业总体发展平稳, 前景广阔。据统计, 2012~2014年均饲养量超过 2.5亿只, 年产蛋量 500多万吨, 蛋鸭总产值超过 330亿以上; 各类蛋品价格、 淘汰老鸭价格和行业总体的经济效益受 H7N9影响较小。当前, 蛋鸭产业进入了一个产量平稳发展、 质量稳步提高、 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但其主要的饲养方式仍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饲料转化率低等, 制约了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传统的地面结合湖泊、 河流、 池塘的养殖模式弊端诸多, 养殖水域环境不断恶化, 直接导致水域面积减少, 水质变差, 对环境污染严重; 蛋壳表面污粪、 有害细菌及微生物超标、 鸭蛋破损率高, 导致蛋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严重制约了我国蛋鸭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 国家和社会对资源、 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视也对蛋鸭产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从国家陆续出台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到 2015 年的中央 1 号文件, 无一不在倒逼蛋鸭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因此,蛋鸭产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 注重提高竞争力、 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高产高效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开展和推广健康养殖模式——规模化蛋鸭笼养是蛋鸭业实现由数量效益型向低耗、 环保、 生态、 质量、 效益为一体的 “又好又快” 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蛋鸭笼养的现状及前景
蛋鸭笼养, 广义上是指将蛋鸭饲养于笼子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狭义上的蛋鸭笼养是将蛋鸭全程饲养于笼子中, 并配备自动化的养殖设备、粪污处理等设备, 能够有效减少和控制养殖产生的污染, 切实保障产品数量、 蛋品和动物安全、 健康的养殖模式。目前, 国内广泛采用的蛋鸭笼养主要是将育成期的青年鸭在 80~90A字形叠加式多层笼, 历经 3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不断革新, 已越来越成熟, 正处于小范围推广应用的起步阶段, 全国从事规模化蛋鸭笼养的企业不超过 30家, 而且单个养殖公司 (场) 饲养量不超过 4万只。蛋鸭笼养的技术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不均衡, 就目前来说浙江、 江苏、 湖北、 江西、 福建等蛋鸭养殖大省笼养的技术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前三强省份, 分别依托浙江省农科院、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湖北省农科院的研发团队和技术支撑, 已经在浙江田歌、 浙江国伟禽业、 浙江五莲农牧、 江苏腾达源农牧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茂春、 湖北神丹、 湖北荆州离湖等企业得到了成功应用。
随着这些企业的成功示范应用以及各省主管部门对蛋鸭笼养技术的大力扶持和推广, 蛋鸭笼养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蛋鸭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 蛋品质量等不到保障、 鸭群疾病得不到有效防控等问题, 能够提高劳动效率 3倍以上,增加单位面积饲养量 50%以上, 饲料转化比提高5%以上, 节省每只鸭产蛋期饲料消耗 6元以上等优点越来越被行业和市场认可, 已陆续有许多蛋鸭养殖企业相继准备引进和应用, 前景非常广阔。
三、蛋鸭笼养的技术要点
目前, 国内采用的蛋鸭笼养方式, 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鸭舍建筑设计、 笼具设计、 其他设施与设备的配置等硬件条件和蛋鸭上笼及笼养饲养管理等软件技术措施。
1 建筑及笼具设计
规模化蛋鸭舍通常长 100~120 米, 宽 12~15米, 采用三列或者 4列式三层鸭笼, 整组笼长 1.92米, 高 1.5米, 三层, 前开 5门, 30个笼位; 鸭舍以钢结构、 砖混结构为主, 极少数以原有的大棚改造而成。
2 设备与设施
鸭舍内配备鸭用笼具、 自动喂料机、 通风湿帘、 风机、 自动饮水器、 鸭用乳头饮水器、 机械刮粪板等, 鸭舍外配置集粪池、 焚尸炉等。
3 上笼及笼养饲养管理要点
选择体型较小的蛋鸭品种, 例如绍兴鸭、 金定鸭、 缙云麻鸭、 苏邮 1号蛋鸭等。上笼日龄一般在 80~90 日龄, 每个笼子放置 2~3 只蛋鸭为宜。上笼后必须先开水后开食, 减少应激, 首先教会鸭子饮水, 然后以少食多餐的方式逐步过渡到正常喂料量。
四、蛋鸭笼养仍需解决的问题
蛋鸭笼养改变了蛋鸭生活和生产习性, 是对传统养殖模式的重大革新。该养殖方式虽有传统养殖模式不可比拟的优点, 但其自身仍存在一些需要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改进和解决的问题:
1 笼养设备的设计及材料仍需进一步改进蛋鸭置于笼子内, 常有卡头、 卡脖、 卡翅等现象发生而引起蛋鸭的意外死亡; 三层笼子中底层的鸭子受上面两层粪便、 滴水、 潮湿等原因的影响, 一般产蛋性能不如顶层蛋鸭的产蛋性能高。
2 淘汰鸭外貌及躯体受损
蛋鸭的产蛋期均在笼内, 其羽毛经常与鸭笼磨擦, 颈、 翅等部位的羽毛常有断损, 蛋鸭外貌差; 由于蛋鸭经常在笼子内窜动和升头, 其眼睑外皮肤受损受伤时有发生, 淘汰老鸭每斤要较平养的低 3~4元左右。
3 笼养蛋鸭日粮配方缺乏
蛋鸭笼养后, 改变了其以往的生活习性、 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也不能像平养时能在环境中摄取一些营养, 其软腿病、 体重过肥、 后期产蛋乏力等现象时有出现。
4 粪便水分大,羽毛混杂多,处理难度较大
蛋鸭上笼后饮水量较鸡大很多, 其喙的结构和鸡不一样, 饮水时常滴水或者溅出水导致粪便水分过大; 另外, 鸭羽毛脱落较多, 加重了清粪和分辨处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