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被称为“百蛙之王”,但由于其野外捕捉不易以及人工养殖成本较高,市场上的石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每公斤在200元左右徘徊。
原先养石蛙,一半以上的蛙还没熬到上市就“阵亡”了;如今养石蛙,十之八九能活。这样的改变离不开一位“石蛙专家”——浙师大生化学院教授郑荣泉,他用了11年时间,在国内率先找到石蛙的抗病基因,将石蛙人工养殖的存活率提高到90%以上,让石蛙这种山珍进入更多百姓的餐桌。
首先,在石蛙的吃饭问题上,郑荣泉抛弃传统的喂虫方式,而是模仿石蛙在野外杂食的特点,自己配置“营养套餐”,在饲料中加入了许多微量元素,保证石蛙的正常营养摄入。
对于石蛙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郑荣泉也费尽心思。一方面,他就地取材,在山涧中盖起遮阳棚,打造最原始自然的养殖环境。在室内养殖方面,郑荣泉更是处处小心,对养殖环境做了许多创新性的改善:蛙池的水泥面不能太粗糙,不然石蛙会磨破皮导致细菌感染;房间要保持通风,否则会超出石蛙生活的水质温度……
郑荣泉还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对石蛙的基因逐个分析研究,终于找到了控制影响石蛙抵抗力的基因群MHC中的两个基因。就像控制人类遗传基因DNA一样,MHC也对石蛙的抵抗力、繁殖遗传能力产生着极大的影响。通过控制基因,对石蛙品种做了选育和改良,使石蛙的抵抗力大大增强,生长速度提高10%以上。郑荣泉成为国内第一位寻找到石蛙遗传基因MHC的学者。
由于石蛙在冬天停止生长,一只成年石蛙的生长周期通常达2年以上。以往很多农户为了缩短其生长周期,往往采取大棚养殖技术,保持恒温使石蛙保持生长。对此,郑荣泉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宁愿花上长达3年的时间研究石蛙的基因来提高生长速度,也不愿意采取人工加温的养殖技术。因为这会影响石蛙营养物质的形成,破坏其食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违背了生态养殖原则。
郑荣泉的石蛙人工养殖技术使大规模的石蛙养殖成为可能,缓解了石蛙的野外捕捉压力,被推广到兰溪、苍南等地。这些地区采用农户入股的合作社模式,年产值已经达到500多万元,这对大多数月收入不足600元的山区家庭来说,极大地改善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