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细观察行为变化
进入1月,饲养员便要用心观察种貉的活动情况。开始发情的公貉多表现为走动不安,食欲不振,并时常发出“吱咕”叫声。开始发情的母貉多表现为兴奋好动,在笼里走来走去,时常发出求偶叫声,排尿次数增多,笼上出现尿液冻成的冰坨。种貉发情一般分为发情前期、中期、旺期、后期四个时期,大约持续15~20天左右,发情表现从前期到旺期越来越明显,到后期开始减弱。发情旺期的母貉听到公貉的求偶叫声会作出接受交配的姿势,伏卧笼底不动,并翘开尾部,这时应抓紧放对。
貉子饲养:母貉发情鉴定从三个方面入手
二、检查外生殖器变化
在母貉发情前,饲养员便要定期对母貉的外生殖器进行检查,每1~2天检查1次为宜。未发情的母貉阴门的盖毛不分开,看不到阴门。发情前期的母貉阴门盖毛开始分开,阴门开始外露。发情中期的母貉阴门出现红肿,呈粉红色,此时可以放对试情交配。此时放对试情配种,交配成功后,隔1-2天再交配1次,可以明显提高配种成功率和产仔率。发情旺期的母貉阴门充分肿胀甚至外翻,富有弹性,呈深红色,流出黏液,此时最适宜交配。发情后期的母貉阴门肿胀消退,萎缩并伴有污垢,此时交配已很难成功。
三、放对试情
针对当年留种的母貉容易出现“隐性发情”,饲养员要适时放对试情来鉴别当年留种的母貉是否发情,而不能完全依赖行为观察和外阴检查。
放对试情时,饲养员把两公貉、母貉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在远处安静观察。如果公貉追逐母貉,骑跨母貉,母貉接受骑跨,并翘起尾巴,说明可以进行交配。如果母貉拒绝骑跨,表现出反感,此时母貉发情还不充分,应立即将公貉或母貉取出,第二天可再进行试情,直到接受配种为止。
以上几种方法要相互结合综合判定,但应以外生殖器官检查为主,以放对试情为准,有条件的养殖场也可采用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和试情器来判断。
1、营养神经
改善神经营养,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可使用维生素B1,马、牛100~500mg,肌肉、静脉或皮下注射,每天1次;或用维生素B2,马、牛100~150mg,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天1次;或用辅酶A,马、牛1000~1500IU,静脉注射,每天1次;或用ATP,马、牛2000~3000mg,静脉注射,每天1次。
2、兴奋中枢
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可以使用0.2%盐酸士的宁,马、牛10~20mL,猪、羊1~2ml,皮下注射,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脊髓的反射功能。同时为防止肌肉萎缩,对麻痹部位经常进行按摩、针灸,或用樟脑乙醇涂布皮肤,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
3、促进吸收
可应用碘化钾或碘化钠,马、牛5~10g,猪、羊1~2g内服,每日2~3次,以溶解病变组织,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4、对症治疗
当疼痛较为严重时,可应用30%安乃近注射液,马、牛3~10g,猪、羊1~3g,犬0.3~0.6g,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以缓解疼痛,促进康复,此外还可以应用溴化钠以及水杨酸钠等内服。
该病主要是有感染因素与中毒因素引起的。在预防方面,首先应加强防疫卫生,防止各种传染性因素侵袭和感染。还要注意饲养管理,增强家畜的体质,避免饲喂霉败饲料和有毒植物中毒;同时需要防止外伤、受寒、过劳以及配种过度,保证机体健康,以防该病的发生。如发现该病有传染的可能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加强防疫工作,严防该病的传播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