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通常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泥鳅受精卵孵化水温范围为 18 一 31 ℃ ,适宜水温为 20 一 28 ℃ ,最适水温为 24 一 25 ℃ 。孵化时间随水温高低而不同 。即孵化时间与孵化温度、孵化积温呈负相关。因此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下泥鳅鱼养殖人工催产技术。
1、泥鳅鱼人工催产和授精方法
泥鳅鱼催产适温为22~28℃,最适水温为25℃,催产药物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垂体(PG)的效果好。HCG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100~200IU/尾,PG0.5~1.0mg/尾,雄鳅剂量减半,也可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药物用0.9%的医用生理盐水配制。50~60g雌鳅注射800~1000IU/尾,雄鳅注射剂量为雌鳅的一半,如果雄鳅性腺成熟,精液充沛也可不注射。当水温22℃时,亲鳅14h后便可发情产卵,其中水温在27℃时,效应时间为8~9h。注射时间最好在12:00~13:00,人工授精时间刚好安排在后半夜。
2、泥鳅鱼授精孵化
当亲鳅出现追逐现象的时候,轻压雄鳅腹部流出精液。如果雄鳅催产效果不好,可将精巢剪破,用生理盐水洗出精液。把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瓷碗或瓷盆内,用羽毛轻轻搅拌,使卵粒和精液混匀,待充分受精后,加入清水,漂洗干净,将受精卵均匀的撒在经过消毒的鱼巢上,放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整个受精过程不宜在强阳光下进行以免杀死精子和卵子。受精卵在20~28℃的水温中都能孵化,最适水温25℃,孵化即可放入孵化缸、孵化槽,也可放入孵化环道内孵化。水质要求清新,溶氧量要求6.0~7.5mg/L。水温25℃时,大约24h即可出苗。2天便可摄食,可投喂熟蛋黄,连喂2~3天即可转入苗种培育池。
3、泥鳅鱼培育池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水泥池的原因在于鳅苗阶段,鳅苗还没有钻泥的现象。先在池底铺上20~30㎝厚的松软土,并在泥土中混入腐殖质,以利于泥鳅的生长和泥鳅天然饵料的培育。并注入40~50㎝的池水,进水时必须用80目的筛卷进行过滤,在培育池的上方,搭建遮阳棚,育苗池的四周最好也围起防护栏。池水放置少量的水葫芦遮阴降温。池的进出水口要安装拦鳅设施,池中要挖鱼溜。育苗池在使用前10天用生石灰0.3kg/m2彻底消毒,放苗前3天换一次水,每平方施0.3~0.5kg的粪肥作基肥,并且灌入20~30㎝的水。池塘排水口建一集鱼坑,为方便捕捞,池中设置与排水底口相连的鱼溜,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5%,比池底深30~35㎝。池进排水口设双层过滤网,泥鳅喜阴暗环境,鳅苗喜欢附着,池中投放浮萍等遮阴物约占总面积的1/4。
4、泥鳅鱼开口饵料的选择
一般投喂煮熟的蛋黄,将蛋煮熟,取出蛋黄装在120目筛卷袋中,在装水的烧杯中摇洗,取蛋黄悬浊液泼洒投喂,投喂时环道中水流减慢,投喂量第1天为每100万尾苗10个,第2天15个,第3天20个,每天投喂4次,3天后,苗体的颜色由黑色转变为淡黄色时,便可以出池转入苗种培育池。鳅仔鱼的开口饵料为浮游植物和轮虫。
5、泥鳅鱼日常管理
苗种下塘时的前期培育(鳅苗体长小于2㎝)水位一般在20~30㎝,下塘后3天内不加水,以后视鳅苗生长情况每隔一天加水3~5㎝。日投喂量控制在3~5%,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下午的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约为3/5。以鳅苗在2~4d内吃完最好,每天观察鳅苗的活动情况,有无缺氧现象、有无病害发生。气温在30℃ 以上时加盖遮阴网,消除敌害,通过近30天培育,鳅苗长到5~8㎝,就可以转入成鳅池进行养殖。苗中后期培育(鳅苗体长大于2㎝)水深控制在30㎝以内,透明度控制在20㎝左右。同时,每20万尾泥鳅苗种用1kg黄豆磨成15kg豆浆,每天早晚各泼洒1次投喂。随着鳅苗的长大要定期清洗饵料台,做好饵料台、工具的消毒工作,定期投喂预防药。也需要防止敌害入侵及泥鳅的逃逸,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和池埂。
6、泥鳅鱼饵料培育与选择
在苗种培育时,在苗种培养池的边上建一个蚤(藻)种培养池。在苗种培育期,鳅苗主要以水中的轮虫和水蚤为食。水体浮游生物的培养,基肥可用鸡粪、猪粪、绿肥等,以发酵鸡粪最好。每平方米水面用250g。培养时应使池中溶氧达到5mg/L以上,pH值7.0~8.0,底层水氨氮小于0.2mg/L,透明度30~50㎝为宜。鳅苗下池后1~3天向池中泼洒豆浆以培养浮游生物为鳅苗增加饵料。每天泼洒1~2次,同时投喂配合饲料(麦麸、豆渣、米糠、饼类、鱼粉),配合饲料为粉状,投喂时用水调成泥状,用手捏成泥球,每个池均匀投喂5~7处。泥鳅为杂食性鱼,体长5㎝时食小型浮游甲壳类、轮虫、浮游植物;体长5~8㎝时,除食小型甲壳外,还食水蚯蚓、摇蚊幼虫;体长8~9㎝时,摄食硅藻和植物的根、茎、叶;10㎝以上摄食植物性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