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学名: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黑斑蛙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前肢短,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成体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

黑斑蛙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黑斑蛙

一、形态特征

黑斑蛙成蛙体长一般为7-8厘米,体重为50-60克,最大个体重为100克左右。一般情况下,同龄黑斑蛙的雌蛙比雄蛙大。黑斑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成体无尾。

黑斑蛙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略大于宽,口阔,吻钝圆而略尖,近吻端有两个鼻孔,鼻孔长有鼻瓣,可随意开闭以控制气体进出。雄蛙有一对颈侧外声囊,鸣叫声音较大;雌蛙无声囊,但也会鸣叫,比雄蛙鸣叫的声音小。两眼位于头上方两侧,有上下眼睑,下眼险上方有一层半透明的瞬膜,眼圆而突出,眼间距较窄,眼后方有圆形鼓膜。

黑斑蛙躯干部分与头部直接相连,因没有颈部,头部无法自由转动。躯干部分短而宽,内有内脏器官。躯干末端有一泄殖孔,兼具生殖与排泄的作用。成体黑斑蛙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背部中间有一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纵脊线,由吻端直达肛门,体背侧面上方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两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

黑斑蛙四肢由两前肢、两后肢组成。前肢短,指侧有窄的缘膜;后肢较长,趾间几乎为全蹼。雄蛙第一指基部有婚垫,有利于在繁殖期间和雌蛙抱对。

蝌蚪体型肥大,体绿色且散有不规则的深色小斑纹;全长50毫米时,后肢5毫米,尾较细弱而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而细窄;眼在头的背侧,眼间距较宽;口小,唇齿式为Ⅰ:1-1/Ⅱ:1-1,角质颌适中,下唇乳突一排,口角有副突。

黑斑蛙

二、栖息环境

黑斑蛙栖息于海拔500-1000米间的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常与蟾蜍生活在同一水域。

三、生活习性

黑斑蛙喜群居,常常几只或几十只栖息在一起。在繁殖季节,黑斑蛙成群聚集在稻田、池塘的静水中抱对、产卵。

蝌蚪期为杂食性,植物性、动物性食物都能摄食。蝌蚪孵出后,主要靠吸收卵黄囊营养维持生命,3-4天后开始摄食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浮游生物等食物。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因为蛙眼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成体黑斑蛙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纲最多,如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等,还吞食少量的螺类、虾类及脊椎动物中的鲤科、鳅科小鱼及小蛙、小石龙子等。捕食时,黑斑蛙先蹲伏不动,发现捕食对象时,微调一下身体的方向,靠近捕食对象时迅猛地扑过去,将食物用舌卷入口中,整个吞咽进腹中。吞咽时眼睛收缩,帮助把食物压入腹中。

青黑斑蛙喜群居,常常几只或几十只栖息在一起。在繁殖季节,黑斑蛙成群聚集在稻田、池塘的静水中抱对、产卵。白天黑斑蛙常躲藏在沼泽、池塘、稻田等水域的杂草、水草中,黄昏后、夜间出来活动、捕食。一般11月开始冬眠,钻入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耐裂的砂质土壤中,深约10-17厘米,在东北寒冷地区黑斑蛙可钻入沙土中120-170厘米以下,次年3月中旬出蛰。

蝌蚪期为杂食性,植物性、动物性食物都能摄食。蝌蚪孵出后,主要靠吸收卵黄囊营养维持生命,3-4天后开始摄食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浮游生物等食物。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因为蛙眼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成体黑斑蛙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纲最多,如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等,还吞食少量的螺类、虾类及脊椎动物中的鲤科、鳅科小鱼及小蛙、小石龙子等。捕食时,黑斑蛙先蹲伏不动,发现捕食对象时,微调一下身体的方向,靠近捕食对象时迅猛地扑过去,将食物用舌卷入口中,整个吞咽进腹中。吞咽时眼睛收缩,帮助把食物压入腹中。

黑斑蛙

四、繁殖方式

4-7月为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间。繁殖时,一般雄性黑斑蛙在降雨前后和黄昏时开始鸣叫,引诱雌蛙抱对产卵。雌蛙到来后,雄蛙爬到雌蛙的背上,并用前肢紧抱雌蛙的腋下。经抱对刺激后,雌蛙开始排卵、雄蛙排精,精、卵在体外结合,雄蛙用后肢协助雌蛙将卵排开,完成体外受精。卵多产于秧田、早稻田或其他静水域中,偶尔也在缓流水中产卵。每1卵块有卵2-3.5千粒,多浮于水面,卵径1.7-2.0毫米。蝌蚪约经2个多月完成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