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

  破解人工养蛇难题

  成为国内唯一掌握蛇类人工全繁养技术的企业

  本报讯 在前不久召开的新会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由新会区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研发的《蛇类人工全繁养技术的研究》科技成果获得新会区2004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据悉,这项科技成果还在今年初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较好地实现了工厂化养蛇,不仅是室内蛇箱高密度养殖,而且完全解决了蛇类人工养殖的“瓶颈”——人工饲料开发与喂用。有关专业人士称,这项新科技有利于保护野生资源,也促进了蛇类保健医药品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养蛇也能出先进科技成果?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并与这项科技项目研发领头人陈卓宏“亲密接触”。

  6年研究出成果

  1996年9月,陈卓宏认识了华南师大许晋佑教授,对其人工养蛇可行性研究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决定冒险做个都市养蛇人。一开始,他采用的也是传统放养技术,建成了一个有2000余条蛇的蛇池,还投资30万元,建了一个青蛙池。据介绍,按传统,蛇类人工放养,一般不外乎采用孤岛放养与围场圈养两种办法,喂的也是老鼠或青蛙等。当年,陈卓宏算了一笔账,一个蛇池,一天光是青蛙就要250公斤,饲料费就要8000元,就算放养成功,一公斤蛇出厂要倒贴至少10元,而且采用这一蛇类放养技术,也不利于生物链保护与蛇的疾病防治,成活率不高。怎样解决人工饲料与室内养殖成为首先要攻关的难题。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全凭自己探索与实践,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二十次。就这样,春去冬来,走过了6个春秋。2002年底,陈卓宏与伙伴们依靠科技攻关,终于基本掌握了工厂化养蛇技术。今年养蛇总量达8万多条,产值可达1600万元。

  破解人工养蛇难题

  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抓住蛇类嗅觉灵敏的特点,经过反复试验和筛选,成功研制了适合蛇类口味的营养机制颗粒饲料,破解了人工养蛇的难题。这种饲料采用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材料,再配以其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还根据流行病学的季节规律,适时添加中草药,配成幼蛇型、发育型、成熟型、种蛇型等四种合成饲料。人工饲料的配置,突破了工厂化养蛇技术的“瓶颈”,使养殖成本大幅降低。

  蛇箱则解决了工厂化养蛇的场地,使室内养蛇成为现实。记者在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厂房内看到,一排排蛇箱整齐排列着,一个车间能养蛇一万条。据了解,采用工厂化车间方式,就是将每条蛇单养在蛇箱内,作立体化高密度饲养,蛇箱呈长方形,外观看似平常,但内部构造科学别致,箱为“两层楼”,上层是个阁楼,内部黑暗,蛇爱栖息其中,是蛇的“卧室”;下层较为宽敞,供蛇取食、饮水和活动,是蛇的“活动室”。因为医用价值高,毒蛇养殖一般要占人工养蛇量6成以上,而蛇箱尤其适用养毒蛇,因为可以对蛇的活动情况一目了然,并且非常安全。

  该中心通过科技攻关,促进了蛇类人工全繁养技术的基本成熟:成活率92%,母蛇产卵率93%,孵化率95.7%;因为实现无冬眠养殖,使成蛇出栏率从18个月缩短到14个月,而且使蛇的死亡率下降到8%;一条人工全繁养14个月出栏重为1250克的眼镜蛇,出售至少可得200元,其成本却不足50元。

  争取“办成江门一个亮点”

  近年,新会区这项日益成熟的工厂化养蛇技术引起了各方重视。今年7月,国家林业局组成7人专家组到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考察,认为该中心“基本解决了蛇类人工养殖饲料和蛇类冬眠问题”,高度评价“养殖技术基本成熟”。今年3月,在陪同广东省林业局负责人调研蛇类研发基地建设计划时,王南健市长也勉励该企业要将该项目争取“办成江门一个亮点”。

  现在,陈卓宏在成功寻找到合作伙伴后,立足新会,准备打造中国最大蛇类研发基地与人工养殖基地,目前已有6个车间投入了养殖。该项工程首期投资500万元,总投资达3300万元,将在2—3年建成。

  据介绍,今后,原大东洋养殖场将改建成一个种蛇养殖基地,生产与研发则另辟一方新天地。新工厂位于三江镇,占地120亩,其中50亩为深加工区,50亩为生产车间,另辟20亩为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