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唐绍林 肖元元 杨慧英
笔者介绍了对虾肝脏“白膜”的实质和判断对虾“转肝”成功与否的方法,并分析了对虾“转肝”不成功的后果以及“转肝”不成功的原因和处理,以供参考
南美白对虾的肝脏也称肝胰脏或中肠腺,为一大型致密的腺体,是对虾最重要的功能器官。位于头胸部中央,心脏的前方,包裹在中肠前端及幽门胃之外。由中肠分化而来,由多级分枝的囊状肝管组成,最终的分枝称肝小管。开口于胃与中肠相连处。肝胰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
南美白对虾一般在生长到体长约3-4cm阶段,肝胰脏表面的后端会逐渐被覆一层白色膜状物质,习惯上称为“白膜”,肝脏的颜色、轮廓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由于这一时期对虾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自身抵抗力弱,是最容易发病的时期,养殖对虾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一阶段出现问题,是养殖管理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养殖一线人员习惯把肝脏上“白膜”从无到有的这一时期称为“转肝期”。
一、对虾肝脏“白膜”的实质
一般在放苗后20多天在肝脏后缘出现一条乳白色的覆膜,根据水温不同,时间有提前或延后。在体视镜下观察,这层白膜是一层脂肪(见图1),正常情况下这层脂肪一直持续存在对虾的整个养殖周期。“转肝期”正是对虾从摄食天然饵料完全转变成人工配合饲料的时期,白色脂肪层的出现意味着肝脏出现脂肪积累,是食性成功转化并且机体消化吸收机能趋于完善的标志。与鱼类等高等脊椎动物不同,对虾的肝脏储存的脂肪不是在肝脏细胞内,而是在肝脏表面形成单独的一层脂肪层,因此对虾也不会有脂肪肝。
图1 在体视镜下观察,这层白膜是一层脂肪
二、对虾“转肝”成功的判断
“转肝”好坏可以从白膜是否出现、肝脏轮廓、肝脏颜色和转肝对虾的成数上进行观察判断。观察“转肝期”之前的对虾肝脏表面无白膜,肝脏外观轮廓不清晰,肝脏颜色发深红,体表色素颗粒多(见图2)。“转肝”成功以后,体色明显变得透明,色素颗粒减少,多数虾肝脏同时转变成灰褐色,肝脏轮廓清晰,肝脏后缘出现一条乳白色的脂肪覆盖(见图3),白色覆膜面积越大、白膜越清晰、出现白膜的对虾成数越多,出现白膜的时间越一致,说明转肝越成功。通过对肝脏压片后显微镜下观察,转肝后的肝脏肝小管数量明显增多,肝脏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明显增强。
图2 “转肝期”之前的对虾肝脏表面无白膜,肝脏外观轮廓不清晰,肝脏颜色发深红,体表色素颗粒多
图3 “转肝”成功以后,体色明显变得透明,肝脏后缘出现一条乳白色的脂肪覆盖
三、对虾“转肝”不成功的后果
只要肝脏成功转变成灰褐色并且出现“白膜”就等于对虾闯过了这个 “转肝期”大难关。池塘中“转肝”成功的对虾肠道粗、吃料快,生长快。而没有成功“转肝”的对虾肝脏一直发红,外观看白色脂肪层不出现,接下来肝脏很容易萎缩或肿大,继发细菌感染,出现死亡。“转肝”不好的虾,接下来很难养,即使开始不继发细菌病,但这样的虾肠道细、吃料差,生长极慢,造成存塘虾规格严重参差不齐。体质差容易发病,时间长了以后也会细菌感染慢性死亡或发生其它疾病死亡。
四、对虾“转肝”不成功的原因和处理
1、“转肝”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是“转肝期”投喂量不易控制,投喂量不足,对虾很容易摄食底泥和死藻,致病细菌经口感染,引起发病。即使不发生细菌病,这样的对虾也往往不吃料或吃料差,以后吃料量比正常对虾少很多,生长速度也会明显变慢。投喂过量容易引起水质问题和肝脏负担加重,对虾也容易发病;二是环境剧烈变化,“转肝期”处在养殖前期,前期水质不稳定,藻类突然大量发生对虾很容易发生气泡病,气泡病以后直接引起对虾不吃料,肝脏萎缩,进一步发展肝脏坏死或引起其它疾病;前期水质也容易发生倒藻,藻类死亡后晚上溶解氧大幅下降,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升高,缺氧和有毒物质也可以直接导致肝脏病变,或发生其他疾病。三是在“转肝期”分池等生产操作,给对虾带来强烈应激,这个时期分池后发病率非常高,应该在转肝期之前分池,规格越大应激越大,发病率也越高。在“转肝期”分池,有的虾刚刚形成少量白膜,分池操作后白膜消失,有的对虾分池后摄食正常后白膜会重新出现,有的虾会因为分池操作而发病。
2、帮助对虾转肝(护肝)的措施
(1)“转肝期”外泼中药制剂。“转肝期”外泼龙胆泻肝散+黄连解毒散,同时内服效果更好。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能帮助对虾顺利“转肝”,而且多数情况下都能起到立竿见影,十分明显的效果。
(2)“转肝期”保持水体稳定。“转肝期”补充发酵饲料,既加强营养又能补菌,培养浮游动物,稳定水体,避免水质过肥和过瘦,减少发病的诱发因素。
(3)“转肝期”减少分池等操作。“转肝期”对应激十分敏感,应减少分池等操作,避免各种生产操作引起的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