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牛蛙的养殖业还处于任意的发展阶段,养殖场硬件跟不上、不注重水质管理、忽视日常的保健,反而为了追求单位亩产而盲目地超高密度放养。这不仅造成水质的污染,而且疾病问题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逐年加重。本人长期在一线工作,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牛蛙疾病做一些概括和总结,希望能够给牛蛙从业者带来一丝帮助。

牛蛙流水式养殖技术有哪些

一,牛蛙疾病

1,降低牛蛙养殖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牛蛙的死亡率,换言之就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最近几年,脑膜炎疾病年年爆发,造成巨大损失。牛蛙的脑膜炎是由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引起,主要症状表现为肛门红肿,眼外突,双目失明,歪头,烂头,有时伴有腹水,幼蛙还会在水中打转;蝌蚪的后肢及腹部有明显出血斑点,肝脏肿大、发黑,脾脏缩小,脊椎两侧有出血斑点,肠道充血等。

2,针对这种疾病,在治疗时首先要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二是要选择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治疗。绝大多数的养殖场会采用以上的方法,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旦停止用药,疾病通常会在短时期内(通常2-3天)复发。仔细分析下来,原因有二:其一,这种疾病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肝胆疾病,治疗时会忽略或者选用的产品不恰当;其二,治疗期短,尚未完全恢复就停止治疗。

3,实际的养殖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只注重细菌疾病的治疗,治愈不彻底,停药即复发。因此,对于牛蛙的脑膜炎,本人给出的思路是标本兼治。具体来说,控制好水质,减少病原菌,这是本,维持好肝胆和肠道健康,这也是本;疾病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即为标。水质方面,蛙池水全部排掉,彻底消毒,进新水后立体式消毒;保护肝胆方面选择内源性的保肝产品,减轻肝脏负担,建议使用山东龙昌的胆汁酸,30%的含量,5g/斤饲料即可;护理肠道方面,选择即能抗有害菌,协同抗菌药物,又能肠道促进有益菌繁殖的产品,建议使用山东龙昌的幸福100,5g/斤饲料;抗菌药物要对症,掌握复配技术。

4,防重于治,牛蛙养殖的保健观念差,加之盲目追求产量,因此才会出现疾病横行的情况。这个产业要持续、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广大的饲料企业、动保企业和基层技术人员深入到养殖一线,给我们的养殖者灌输保健的理念,即水质和肝肠的护理。

二,牛蛙流水式技术

1、选择场地

养殖场一般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要求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以方便养殖生产。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是养蛙成败的关键。

2、建造蛙池

以每100m2为一个大池,再把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要高出池底1m,筛绢底部应有20—30cm埋进土里;池埂高40cm,坡度1∶3,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层深度不能低于20cm,否则蓄水量太少,水易浑浊,牛蛙易得病;宜采用长方形池子,便于操作;用口径10—12cm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的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里放4块80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荫,以防夏季太阳暴晒。

3、放养

放苗前,干池每亩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粉10—15kg(有效氯含量在30%左右)进行消毒。一般清池消毒10天即可放苗。放养前幼蛙可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0—20分钟。浸洗时要有人员在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将蛙苗取出。幼蛙期放养密度为60—80只/m2,随着个体差异的变化,再进行分级分池放养,成蛙期放养密度为30—40只/m2。

4、饲养管理

(1)巡池查看

每天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检查筛绢网是否出现破洞,如果有破损必须马上修复,防止牛蛙外逃,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流水,每天至少达到300%的换水率;溢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水深保持在30—40cm,并且保持水质清新。还应注意观察,牛蛙摄食与活动情况若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饲料投喂

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个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泡湿,使饲料稍微软化膨胀,这样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消除牛蛙食后肠胃发生疾病,也可以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日投饵量保持在蛙体重的7—15%,投饵量除按蛙体重计算外,还应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酌量调整,做到少量多次。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3)分级饲养

在牛蛙饲养过程中,为防止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要及,时将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进行筛选分级,把规格相同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进行饲养,防止大蛙吃小蛙,同时注意控制养殖密度。

(4)疾病的防治

牛蛙养殖过程中要确实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遍洒消毒;分池后及时用20ppm的高锰酸钾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使病原体传播;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找出隔离,除此之外,还要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工具进行消毒。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饵料的投喂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量、定质。当养至成蛙时,出现个别歪头和红腿现象,及时把歪头的牛蛙挑出隔离开,用15ppm的强氯精连续消毒5天,同时加大换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