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

红岛东大洋48岁的王泽浩跟蛤蜊打了20多年的交道,经历了从自己承包蛤蜊滩到受雇于人的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蛤蜊养殖开始盛行。”王泽浩说,那时候,很多渔民转行养蛤蜊,他和20多个渔民合伙,一下子承包了400多亩海滩。“当时渔船都是小马力,耗油量很少,油价只有几毛钱。养殖蛤蜊的成本主要是承包费,一亩海滩三五十元,一共一两万元的承包费分摊到每个人就很少了。”王泽浩说,最主要的是,蛤蜊苗不用购买,全是自然苗,而且生长周期短。遇到好的年头,蛤蜊长得又大又肥,一年就能赚个10万元。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大面积的养殖使得自然苗不能满足养殖的需要,人们开始陆续从外地引进蛤蜊苗。最早时,蛤蜊苗主要来自莱州,后来养殖户又从宁波引进,再后来就是福建,目前当地的蛤蜊苗大多是从福建引进。不过,这时蛤蜊养殖的费用开始增加,滩涂的承包费每亩涨到100多元,油价也到了2元,加上引进的蛤蜊苗成活率较低,不少养殖户开始退出,合伙人数量陆续减少。

2000年以后,渔船的马力逐年增大,从30马力、40马力,一直到80马力,如今,每出一趟海的费用就得五六百元,雇工费、承包费也都噌噌地上涨;加上这几年养殖密度大,蛤蜊的批发价格一直徘徊在2元左右。“现在,还有一些个人承包海滩的,但也出现不少从事养殖的公司。”王泽浩说,除了养殖蛤蜊,公司还养殖海参等其他海产品,他们的经营能力强。三年前,他退出承包海滩,连人带船租给公司,一年下来,能收入个七八万,关键是没有任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