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为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根据虹鳟鱼生物学特性对养殖环境条件的要求,帮助贵州省都匀市全庆养殖有限公司选择文峰办事处庆云宫村,都匀市亿兴大鲵驯养繁殖有限公司选择毛尖茶镇摆忙村建立两个虹鳟流水养殖基地。通过三年试验示范在虹鳟苗种孵化培育和养殖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实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虹鳟鱼养殖基本情况
都匀市现有虹鳟养殖场2家,现有虹鳟养殖面积1260平方米亩,年产量约20吨,年产值240万元。以虹鳟为主养殖、餐饮业2家,虹鳟售价60元/斤,餐饮加工120元/斤。
1、在养殖方面获得成功
都匀市全庆养殖有限公司现有虹鳟养殖面积560平方米,年可销售虹鳟5吨。都匀市亿兴大鲵驯养繁殖有限公司于现有虹鳟养殖面积700平方米,2013年8月从贵州景顺农业有限公司引进个体重约50克虹鳟鱼种25100尾,采用流水养殖,成活21500尾,成活率达到97.67%,经8个月的饲养平均个体达750克,最大全体达1000克,产量21500公斤,产值250万元。
2、在孵化培育上取得实效
都匀市亿兴大鲵驯养繁殖有限公司在养殖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2014年2月从贵州省景顺农业有限公司引进虹鳟发眼卵(三倍体)40000尾,孵化培育虹鳟鱼苗种31000尾,成活率75%以上,平均体长约10厘米体重50克,孵化培育获得成功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冷水资源开展冷水鱼养殖提供鱼种保证。
3、虹鳟养殖初具雏形
都匀市虹鳟鱼养殖主要集中在毛尖茶镇摆忙村和文峰办事处庆云宫村。现在有规格鱼种5万尾,计划2015年产量达5万公斤产值600万元,现已形成集孵化、饲养、销售、餐饮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养殖品种由虹鳟向金鳟、鲟鱼等多品种发展,年纯收入120万元。都匀市还立足资源优势开展以虹鳟为特色的餐饮业,全市有虹鳟为主“生态农庄”和”农家乐”2家,推动了虹鳟产业的快速发展。
虹鳟鱼养殖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政策与资金落实到位。都匀市毛尖茶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下水、涌泉水,水量大,水质清澈透明,水温适宜,是虹鳟鱼养殖的最佳场所。为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都匀市政府把虹鳟鱼作为水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点产业,从政策与资金上给予扶持。给予贷款贴息和水泥扶持。市政府及州、市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为虹鳟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2、依靠科技,加快虹鳟产业的发展。为了推动规模发展,都匀市农村工作局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养殖场,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并组织养殖场业主到省水产局参加虹鳟养殖生产科技培训讲座,提高了养殖者虹鳟养殖技术水平。邀请州水产站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为适应省内外市场对虹鳟产品的需求,养殖基地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操作,严把引进虹鳟发眼卵和进口饲料引进关,严把疾病防治关,严禁违规药物的投入。由于标准化等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推广应用,虹鳟养殖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单产水平为3万斤/亩;养殖成本也有所降低,每斤成本只需8-10元,一个养殖面积200-300平方米的小型虹鳟养殖场,年可创利4-5万元。
3、良种配套,为规模开发提供保障。都匀市注重抓虹鳟鱼种苗基地建设,做到自行孵化自育自养,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品种结构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育了虹鳟、日本金鳟等优良品种。同时针对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个体生长缓慢等现象,组织引进三倍体苗种为主养,保障了种苗质量,推动了虹鳟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我市虹鳟鱼养殖需外调发眼卵,为此市水技站把传授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作为重点,使养殖户熟练掌握了从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成至病害防治等全套技术,苗种培育成活率达70%,成鱼养殖成活率90%。为节约开支,集中调运发眼卵,自行孵化培育,使养殖场节约成本。
虹鳟鱼养殖的启示与建议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虹鳟鱼养殖是一项新产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育,才能形成一个规模产业。由于我市虹鳟养殖刚起步,基础较弱,为此生产要上规模,必须有超前意识,耐心工作,及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后盾。地方政府要重视虹鳟产业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虹鳟产业,对虹鳟科研攻关与技术培训、创品牌、促销等给予重点扶持,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初期的困难与问题,尤其是希望得到省州业务主管部门向我市虹鳟产业倾斜,重点支持经营水平高、有一定影响面的基地型龙头企业,推动虹鳟产业的规模发展。
2、建立规格苗生产基地,创新养殖模式。充任利用我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地下水、水库水、山涧水等水域养殖虹鳟,解决渡夏及受雨季影响水质易混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