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算,东海区近年的渔获量约在600万吨以上,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00-500万吨的资源评估量相比,整个海区的渔业资源看似增加了。然而,乐观的数字背后却隐含着危机。
首先,渔获量的增长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捕捞力度的加大,以及作业渔场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捕捞对象中的高营养级鱼类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生命周期短的水生生物,大量幼鱼还未长到成熟就沦为人们的盘中餐。
与渔业产量逐级提高相反,东海区的鱼类种类明显减少。据统计,本次调查捕获的鱼类种类为397种,仅相当于历史记录数760种的52.2%。这说明,东海区渔业资源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之中,但总体状况却趋于衰退,并正朝着继续衰退的方向发展。其中,底层鱼类资源衰退趋势明显,虾类资源接近充分利用,三疣梭子蟹出现衰退迹象,墨鱼(主要指曼氏无针乌贼)仍处于枯竭状态。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河口区的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远比近海和外海区域要高得多。作为众多水生生物的产卵场,长江口对于种群延续的意义重大。而如今,鯷、日本鲭、带鱼等鱼种在东海近岸的产卵数量减少,产卵范围缩小,人类的捕捞能力已经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
负责该课题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郑元甲告诉记者,40多年来,他曾几十次赴东海进行野外调查。此次调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技术最先进且最为系统的一次,也是最令他心情沉重的一次。
“海洋已不堪人类重负了!若再不加以休养生息,东海‘四大渔产’的命运不容乐观。”郑元甲表示,有计划、有步骤地缩减海洋捕捞船只已经刻不容缓,而挽救“四大渔产”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郑元甲呼吁:“只有彻底改变目前这种以捕捞业为主导的重索取、轻培育的渔业资源利用方式,进而向综合性渔业和种植业方向发展,才能使海洋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