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

涛声阵阵,清晨的风透着凉意,拂动起朵朵白浪拍打在西闪岛的岸礁。记者走进位于这里的浙江海洋学院试验场,只见三个鱼苗培育水池里,密密麻麻的食指长短的小鱼“听”到脚步的震响,游动得更加畅快。

“这些都是人工繁育的小黄鱼鱼苗,都已经过了‘百天’,存活率还比较高。”这些“鱼宝宝”,是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研究员楼宝的“心头肉”。因为野生鱼种的小黄鱼一旦被捕捞上来,极难存活,甚至“手碰几下就会死掉”,难以开展下一步的育苗等研究工作。“所以在给这些鱼苗投料时一定要少量多次,小黄鱼不会去吃沉下去和浮在水面的饵料,而是喜欢在饵料下沉的过程中进食。”

小黄鱼在传统海洋渔业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大黄鱼、墨鱼(曼氏无针乌贼)、带鱼并称为舟山“四大海产”,小黄鱼人工繁育项目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是浙江海洋学院继实现大黄鱼、墨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后,在“四大海产”增养殖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为我国渔场振兴修复带来了新的福音。

据了解,小黄鱼捕捞产量曾占东海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量的12.6%,对浙江乃至全国的渔业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受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小黄鱼产量逐年减少,捕获多为体重小于100克的幼鱼,且已没有了鱼汛。产量的减少,迫使其售价不断飙升,冰鲜小黄鱼的市场价每公斤一度超过百元。

去年以来,由楼宝带队的项目组克服了野生鱼驯养、越冬和强化培育、人工催化以及受精卵孵化、人工育苗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欠缺国际国内既有经验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约2.5万尾小黄鱼宝宝健壮活泼、食欲旺盛、体色正常、生长良好。

小黄鱼繁育刚刚在实验场中成熟,同为“四大海产”的墨鱼的增殖放流和人工养殖则已经广见成效。清晨5时许,舟山定海区南珍菜场里已经是一派热闹景象,各色海鲜中,堆排起的一只只肉嘟嘟的墨鱼是不少食客的最爱。海鲜摊主告诉记者,别看现在墨鱼这么多,其实前几年它们还是市场上几乎绝迹的稀罕物。

浙江海洋学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孙忠告诉记者,学校科研团队从2002年开始艰难的寻找乌贼亲体的过程,几经波折,直至2005年才在东极岛捕捞到了雄性曼氏无针乌贼5只、雌性曼氏无针乌贼9只,还采到了受精卵2277颗。借此开始潜心研发墨鱼产卵场修复技术。目前舟山渔场增殖放流乌贼卵达6900多万粒,东海乌贼年产量已超过3万吨,接近乌贼资源未被破坏时的一半。而与此同时,浙江海洋学院科研人员一直跟踪实施的黑鲷、梭子蟹增殖放流也收到成效,产量自大规模放流后保持高产。此外,得益于学院早年在大黄鱼人工繁育上的突破,舟山海域十几年未见的野生大黄鱼通过增殖放流已经出现了成吨的网产。

“现在我们正在着力突破‘第四条鱼’——东海带鱼的人工繁育项目,而带鱼繁育由于需要人工授精等,是一块太难啃的骨头。”孙忠告诉记者,仅仅是寻找受精卵就是一个难题,为此他和科研人员已经不知道多少次随着出海打渔的渔船出没在大海上,经常一漂就是十几天。“但只要能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能修复浙江的渔业资源,再辛苦也值得!这也是我们搞科研的价值所在。”

据了解,近五年来,浙海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88项,其中863计划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7项。学院还连年组织人员开办培训班,专门向养殖专业户和水产龙头企业介绍水产养殖、渔业捕捞等专业知识,组织专家服务队、博士服务队、大学生服务队等上岛、上船服务,帮助渔民和养殖户合理捕捞、科学养殖。无论白天黑夜,许多舟山的渔民和养殖户遇到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电话向海洋学院的专家们求助。

“我们的海洋增养殖研究就是要瞄准老百姓的餐桌,就是要瞄准海洋生态修复的需要。”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期待,这所“蓝色”的海洋高校能不断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渔业经济发展,成为浙江海洋渔业的社会经济发展思想库、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让人们更好地享有海洋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