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

蕨菜为凤尾蕨科生落叶草本植物。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状。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5~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多生长在山区土质湿润、肥沃、土层较深的向阳坡上。

蕨菜嫩叶含胡、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此外蕨菜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现代研究认为蕨菜中的纤维素可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失眠。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清肠排毒的作用,还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蕨菜立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蕨菜立枯病是苗期常见病。多为害中、后期幼苗,俗成死苗、霉根,严重时造成片死苗,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什么是立枯病?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uhn, 英文名Sheath Blight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种植物可被侵染。

蕨菜立枯病的症状: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蕨菜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1、重视苗床地的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灌两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无病原的田块。

2、严格土壤消毒。对旧苗床或可能带菌的营养土,需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每平方苗床用药8 -10克 。先将药土与适量细干土混合拌均匀,然后将1/3药土撒入眭面,播种后再将余下的2/3药土撒在种子上面,最后盖土,完成播种。

3、加强苗床管理。播种要均匀,疏密药适度,适时适量放入,避免低温高温,不要在阴雨天浇水。

4.、药剂防治。出苗后发病的,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