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一、为害症状:苗期、成株均可受害,但苗期症状不明显,根部侧根上生出许多细小的根瘤,初白色,后变褐色,初小米粒大,后长到绿豆大小,圆形至椭圆形,可多个串生,严重时,整个根系肿胀成鸡爪状,引起根部变褐腐烂,地上部叶色变黄。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vne(Treub.))雌虫洋梨形,平均长1宽0.5-0.75mm,内藏数百粒卵,在寄主体内营寄生生活;雄虫细长,圆筒形,长 l-1.5 mm,宽0.03-0.04mm,主要在土壤中活动和生活;卵椭圆形或肾脏形,大小 0.08×0.03mm,在母体或卵囊中发育,孵化后,离开寄主易落人土中;幼虫不分雌雄,侵入寄主后才开始分化出雌雄。爪哇根结线虫有特殊的会阴花纹,其花纹于侧线处有明显切迹,把背和腹之间的线纹隔断,此线沿雌虫体从会阴处延至颈部,别于南方根结线虫。

三、发病特点:根结线虫多在土壤5-30cm处生存,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里越冬,病土、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可存活1-3年,翌年条件适宜时,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出单细胞的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脱皮后孵出二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由根冠上方侵人定居在生长锥内,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使根形成巨型细胞称根结,在生长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块,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在温室或塑料棚中单一种植几年后,导致寄主植物抗性衰退时,根结线虫可逐步成为优势种。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土壤湿度适合菊花生长,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雨季有利于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限制,其为害砂土常较粘土重,适宜土壤pH 4-8。

四、防治方法:

(1)水淹法:有条件地区对地表10cm或更深土层淤灌几个月,可在多种花卉上起到防止根结线虫侵染、繁殖和增长的作用,根结线虫虽然未死,但不能侵染。

(2)重病田定植时,穴施10%力满库颗粒剂,每667平方米5kg或用5%克线磷颗粒剂,每667平方米lOkg、5%茎线灵颗粒剂,每公顷15kg。

(3)使用D-D混剂熏蒸,先在垅上开沟16-20cm,每667平方米用原液20 ks,施后覆土熏7-14天后再栽菊花或直播,施药时要求地温为15-27℃,土湿5%~25%。此外还可选用80%二氯异丙醚乳油,每667平方米90---170ml,稀释1000倍,用法同D-D混剂。也可选用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每667平方米10-15kg。